-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试题
一 【单选题】每题 2.5 分
1 日常生活中,推荐的补钙佳品(
A. 油菜 B. 牛肉 C. 萝卜 D. 牛奶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提出(
A. 10 条 B. 8 条 C. 6 条 D. 12 条
) D
)核心推荐
C
3 BMI 计算公式 ?
A
A.
体重(公斤)比上身高(米)的平方
B.
体重(公斤)比上身高(米)
C. 体重(公斤)比上身高(米)的立方
D. 身高(米)比上体重(公斤)的平
方
4 下面( A)种食物膳食纤维含量最少
?
A.
牛奶 B. 红薯 C.
燕麦 D. 韭菜
5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B
A.
控制细菌繁殖
B.
隔离中毒患者
C. 防止食品污染
D. 执行《食品卫生法》
6 维生素 A 的最佳食物来源 ?B
A.
蔬菜 B. 动物肝脏
C.
粮食 D.
豆类
7 面色苍白、疲乏无力、指甲脆薄、反甲等临床表现常见于
D
A. 维生素 A 缺乏人群
B. 缺钙人群
C. 高钙人群 D. 铁缺乏人群
8 我国居民食物中钙的主要来源
?A
A.
蔬菜 B. 薯类 C.
牛奶 D. 芝麻酱
9 哪种油被誉为植物油皇后
?D
A.
茶油 B. 色拉油
C. 花生油 D.
橄榄油
10
下列哪种零食可以适当食用
?A
A.
海苔 B. 蛋黄派
C. 油炸薯条
D. 果脯
11
反复淘洗大米,损失最多的是
?A
A.
B 族维生素 B.
脂肪 C. 维生素 A D. 碳水化合物
12
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
D 缺乏症 ?D
A.
佝偻病 B. 老年人骨质疏松
C.
成人骨软化
D. 癞皮病
13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16 )表述错误的是 B
A.
杜绝浪费 兴新食尚
B.
少盐少油
限糖禁酒
C. 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D.
食
物多样 谷类为主
14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
?B
A.
薯条 B. 煮地瓜
C. 火腿肠 D.
乳饮料
15
( B)被称为蔬菜皇后
?
A.
白菜 B. 洋葱 C.
菠菜 D. 包菜
16
蒸苹果食疗法主要疗效
?C
A.
视力模糊 B.
头痛 C.
腹泻 D.
胃痛
17
在烹饪中去除蔬菜中草酸的方法
?C
A.
油炸 B. 生食 C.
水焯 D. 与鸡蛋同炒
18
维生素 K 主要存在于 ?C
A.
菠菜种子 B.
菠菜茎
C.
菠菜叶 D. 菠菜赤根
19
哪种食物维生素
D 含量较丰富 ?C
A.
山药 B. 辣椒 C.
蘑菇 D. 洋葱
20
哪种水果食用过量易导致胡萝卜素性黄皮病
?C
A.
丰水梨 B. 水晶梨 C. 橘子
D. 香蕉
21
花青素含量最多的水果是(
D)
A.
苹果 B. .樱桃 C.
草莓 D.
蓝莓
22
霉变甘蔗中毒属于(
D)
A.
细菌性食物中毒 B.
植物性食物中毒
C. 化学性食物中毒
D. 真菌及霉变食
物中毒
23
发芽马铃薯中富含
?A
A.
龙葵素 B. 美兰 C. 氢氧化钠 D. 秋水仙碱
24
根据毒理学评价,甲胺磷属于
?A
A.
高度 B. 无毒 C.
低毒 D. 中等度
25
除( B)外,其他均为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
A.
不食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B.
不与传染病患者共餐
C. 生、熟食品用具要分开
不在街边小摊就餐
26
哪型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病情最危重
?A
A.
肝肾损伤型 B. 神经精神型 C.
溶血型 D. 胃肠炎型
27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B
A.
发病率低病死率低B.
发病率高病死率低
C. 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发病率低病死率高
28
除()外,均为食物中毒的特点
?D
A.
多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肠道症状为主
B. 潜伏期短,呈暴发流行
C.
发病与食物相关
D. 多以秋冬季节发病
29
糖尿病的高发群体
?A
A.
60 岁以上人群
B.
儿童 C. 40
岁以上人群
D. 女性
30
坐位测量血压时,正确位置?D
第 3 肋软骨 B. 第 2 肋软骨 C. 第 1 肋软骨 D. 第 4 肋软骨
31 高血压诊断标准 ?B
收缩压 ≤ 140mmHg和(或)舒张压 ≤ 90 mmHg
收缩压 ≥ 140mmHg和(或)舒张压 ≥ 90 mmHg
收缩压 ≤ 140mmHg和(或)舒张压 ≥ 90 mmHg
收缩压 ≥ 140mmHg和(或)舒张压 ≤ 90 mmHg
32 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 C
A.
农村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发病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