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精通版(2014秋)-《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三.docxVIP

高中-语文-人教精通版(2014秋)-《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三.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三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游处:交游相处 B.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视遇:看待 C.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强:加强 D.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加恩泽 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度义而后动 A. 一夜飞度镜湖月 B.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C. 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D. 因自度其曲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略上报 B. 于反复不宜卤莽 C.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B. 籍吏民,封府库 C. 范增数目项王 D.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B.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 举先王之政 二、课内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答司马谏议书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对下列句中加下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故:原因 B. 以致天下怨谤也  谤:诽谤 C.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顾念 D. 度义而后动  度:考虑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王安石用来反驳司马光的理由的一组是(  ) ①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②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③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④为天下理财 ⑤辟邪说,难壬人 ⑥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给司马光的这封回信中,王安石主要辩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五事。 B. 本文对当时士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表示了不满。 C. 本文引用了上古时期盘庚迁都而致怨的事例,说明社会改革古已有之。 D. 本文批驳司马光的意见,针锋相对但又注意分寸,既表明态度又不失赠答之礼。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文: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译文: (3)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译文: 三、延伸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答段缝书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怪某无文字规巩,见谓有党。果哉,足下之言也?   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巩在京师,避兄而舍,此虽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矜者,顾不可以书传也。事固有迹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诛焉,则谁不可诛邪?巩之迹固然邪?然巩为人弟,于此不得无过。但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瞿然。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

文档评论(0)

FK教育题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