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标杆例文及点评(11篇).pdfVIP

2013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标杆例文及点评(11篇).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 年广东高考作文阅卷标杆例文及点评 (一)高考真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 决定为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以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 含义的范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标杆文评(11 篇) 【标杆作文】(之一) 1.接受慈善,接受一份善心 “人之初,性本善”,而《圣经》也推崇善心是人的一种本性,这也是慈善 根源。有人致力于行善,就会有人要接受慈善。 接受慈善或许是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是高贵的尊严与残酷现实之间的选择。 一份慈善就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当土地悄然焕发生机,天空亦会变得晴 朗。 现代哲学对慈善理解为一种心灵的赎罪,尤其是富人行善。在财富积累中,难 免会伤害了其他人生存的利益,富人行善是一种偿还他人的心理,是为剥削他 人利益的忏悔。而对于接受慈善的人,若处境困难,接受他人的帮助,改变困 境,同时洗脱一个负罪心理的人心中的罪恶,或许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做法。 再者,只有人接受善心,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事业中。所以接受一 份善心,改变自己的处境,唤醒更多的善心与大爱,理应是个好选择。 一份慈善如滴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接受一份善心,为了付出更多 善心。 感恩与感激是人对慈善应有的心,而偿还与报答则是一个人尊严的表现。美国 石油大王哈默,他接受但他要以劳动去换取,他纵使落魄,仍保持人的尊严, 或许是他日后出人投(头)地的一个原因。反观今天,有不少社会上的助学 私人基金都要求日后受捐助的对象加入基金会,这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行善,接 受慈善,又不会伤害他人尊严,更在将来让更多人行善。由此看来,接受一份 善心,而回报一份善心才是慈善事业中最好的结局。 一份慈善如一缕清泉,有顺流而下滋养万物,当然也有坚石相阻,拒之于门外 的。 有人接受慈善,也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能自立自强,有骨气地活着,我们应当 尊重这样的存在。那面对行善的人,请礼貌地说一声 “谢谢”。不接受一份施 舍是可以理解的一种选择,但伤害一份善心却是一种罪恶。坚石可以阻隔这缕 清泉,但至少它不会污浊这一弯泉水。 芸芸众生,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接受与否,但行善的人都应该理解,这样善心才 能延续。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接受,谢谢你释放了一个心灵。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懂得偿还,谢谢你为世间增添了善良与美好。 面对一份善心,若你选择拒绝,请你礼貌地说声 “谢谢”,莫摔碎了慈善这颗 清澈的水晶。 【评语】一类卷。 从接受的角度行文,自始至终围绕慈善行文、分析。对材料有准确的把握,文 中比喻较贴切,排比的使用较恰当。 但内容有空疏之嫌。 【评分】24+22+10=56 【标杆作文】(之二) 2.做智慧的捐助者 一位白手起家的富翁,热心慷慨,热衷慈善,积极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如 今,这已不是新鲜事,然而受助者有截然不同的态度,或感激地接受,或声明 会偿还捐助,或直接拒绝富翁的好意。富翁面对此情此景,还会像当初那样坚 定地对贫困家庭进行资助吗? 曾有一位知名畅销书作家,财力极殷实。那一年,他开始对一位山区的贫困儿 童进行长期资助。作家每月坚持汇款,对资助事宜极认真仔细,被资助的孩子 开始向他致了一封感谢信,后来却再无回音,直到后来孩子大了些,竟写信请 求增加资助数额。事实上,此前的资助金对于一个贫困区的少年足够了,作家 有些奇怪,这才向联系人打听孩子的境况,一番周折后才知,少年后来因学习 上的失意,误入歧途,胡乱挥霍善款,到最后资助的钱已不够花。原来作家只 顾捐助,忽略了与受捐人的交流与引导,使原本的善意呆着少年走向歧路,作 者悔恨不已。 这或许是大多数国内慈善的现状。多数慈善家盲目将捐助送往贫困区,却往往 忽视被捐助孩子的成长状况。孩子们收到了钱,却不知如何使用。或许我们 爱心仍浮于表面,我们妄想用捐助解决问题。然而慈善与其它事业一样,需要 心血投入。 让我们将视线移向国外,在一些国家,慈善观念和社会机制或许相对完善。一 位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eow9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