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教案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塘湖春行》设计 学习目标: 1. 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思。 教学过程: 一、 课 前预习,走在前列 1. 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白居易生平及文学成就,搜集整理关于西湖的诗词名句 二、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播放 2016 年 9 月 6 日 G20峰会“西湖映象”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出示描写西湖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雨后》苏轼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齐读提问:从这两首诗中,你觉得西湖美在什么地方?在白居易笔下,西湖又是 一幅怎样的美景?今天 , 让我们追随白居易的足迹 , 做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 三、 展 示目标,明确方向 四、 检 查预习,落实基础 1、简介作者:首先让来认识一下带领着我们游览西湖的这位导游——白居易。谁能给 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呢?(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强调补充) (幻灯片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 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 写作背景:长庆三、四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剌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着诗人。 在任期间,他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湖光山色的诗歌。请注意:钱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别 名。 3. 律诗体裁:复习提问 五、初读,领略诗韵 1.学习诗词歌赋,离不开诵读这一把金钥匙。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 词,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并试着读出感情。 (幻灯片 :书声琅琅 情思悠悠 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 2. 点名朗读 ,提醒其他同学认真聆听,做好点评准备。生评,师评,生再读、再评, 必要时老师范读,适时板书读错的字。关注全体学生。 3、听录音或视频示范朗读,注意划分节奏。——同位间讨论展示划分的情况,教师引 导点拨——课件出示划分成果 师: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在听 读的过程中,注意节奏,体会情感。 2. 齐读诗歌,力求读出节奏韵味,读出情感。 六、译读,通晓诗意 1 .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 也可举手问老师。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2 .同位合作,讲译诗句。 3. 指名学生展示。 4. 译读的基础上,再次齐读全诗。 七、 品读, 体会诗情 1、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诗歌描绘的是早春景色,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 来的呢?说说你的理解。 给学生充分时间讨论交流发言,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比如,当学生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初 平”“低”,想像春水上涨、堤岸与水面刚刚齐平、云脚低沉的西湖早春特点,体会 意境。 当学生诵读“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时,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赏析。 比如“几处” . “谁家”,改“处处”、“家家”好不好?为什么?文章写的是初春 “几处”和“谁家” 突出了初春事物都还很稀少,与“早莺”“新燕”照应。如果换 成了 “处处”和“家家”,那就不是描绘的早春之景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早莺新 燕争暖树啄春泥的情景:早莺叽叽喳喳、争先恐后飞往向阳的树木,新燕出双入对、 忙着衔取春泥建筑新巢。“争”字写出早莺快乐兴奋的情态,“啄”字写出新燕的忙 碌勤奋,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兴奋欢快。 ③学生赏读“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时,引导学生抓住乱花浅草体会: 纷繁的花朵渐渐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能遮住马蹄。可以想像诗人与游客游 览西湖胜景时的热闹情景。 ① 教师补充作者任杭州刺史期间的政绩…… 2、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的早春之景。那么 诗中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啊? 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美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从尾联可以看出。 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 六、描写, 感受诗美 (8 分钟) 师: 通过同学们刚才对诗歌的理解品读,我们感觉到:在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 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制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 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

文档评论(0)

fkh46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