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docxVIP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本单元选编的课文 包括了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本篇文言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 记》。作者以质朴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两只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 结局。文章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 【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 本内容。学生通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初步掌 握了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方法。这对我们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本文对初 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积累文言字词,理 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质疑讨论 点拨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 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 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 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文学常识及背景介绍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部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 侍读学士。因获罪遗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 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上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料妖 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 3.检查预习: 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并抄写词语。 圮(pǐ)?募(mù)?棹(zhào)?柿(fèi)?湮(yān)没 啮(niè)齿 溯(sù)流 欤(yù) 曳(yè) 铁钯(pá) 臆(yì)断 ②词语解释 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二石兽并沉焉?(?并:一起 ) 阅十余岁(?阅:经历?) 盖石性坚重(?盖:句首发语词?) 但知其一 (?但:只 ) 是非木杮?(?是:代词,这 ) 求之下流,固傎?(?固:副词,本来?)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介词,被)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为: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为:动词,是) 一老河兵闻之 (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之:结构助词,的) ③重点句子翻译。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尔辈不能究物理。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4.通过预习,你知道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吗?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讨 1.朗读课文。个别学生读或者集体读。 2.看课文注释,试译课文。疏通重点句子的含义。文言现象总结: 通假字 曳铁钯 (“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不亦颠乎 (“颠”同“癫”,疯狂) 古今异义 二石兽并沉焉 (?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阅十余岁 (?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盖石性坚重 (?盖,古义:句首发语词?; 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但知其一 (?但,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 但是,却?) 是非木杮 (?是,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是?) 求之下流,固傎?(?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一词多义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为 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坎穴 (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动词,是) 之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 其反激之力 (结构助词,的) 词类活用 棹数小舟 (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暴涨 (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句式 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四、疏通文意,归纳总

文档评论(0)

dashifun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