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少了,有些高校不好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年间,高考报名人数降了105万,弃考人数超过300万 生源少了,有些高校不好过 颜 珂 王 珏 梁 晨 《 人民日报 》2012年6月13日 12 版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宋嵩 阅读提示   在刚结束的高考中,除了报考人数连续4年下降,弃考也成为另一个关键词。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2年,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300万,接近4年报考总人数的一成。   报名人数和弃考人数的此消彼长,令一些学校生源枯竭,面临生死存亡。有人说,生源危机能够促进高校的优胜劣汰;有人担忧,高校会不会如同多米诺骨牌般倒下。众说纷纭中,到底哪些高校出现了生源危机?生源危机会带来什么后果?有学校会倒闭吗?又该如何应对? 危 生源减少让部分高职院校难以为继,低层次、无特色学校首当其冲   “从2008年开始,伴随着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高校的生源危机也在持续发酵。”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   生源减少,让不少高职院校颇为苦恼。地处湖南岳阳的湖南民族职业学校,早在2010年就遭遇到了此类尴尬,经管系主任姜宗福用“心寒”两字形容学院的招生情况:一个系5个专业仅招了97名学生,最少的一个专业只招了十几个人。“地市一级的高职院校除了深圳、义乌等少数政府支持力度大、经济活跃地区的状况比较乐观外,大部分高职都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院长吴顺发说。   吴顺发的判断,并非基于个人感受。据中国教育在线《2012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即使专科分数线一降再降,还是出现了大面积高职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以山东为例,专科二批分数线从2002年的350分逐渐下滑至2011年的180分,但其专科招生计划仍无法完成。2011年,山西1.2万高职计划作废、陕西7.6万上线考生放弃填报高职院校。   除了高职高专,第三批本科学校的招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些名气不大的学校也出现了招生计划完不成、报到率低等情况。专家估计,全国三本学校中将近一半学校面临生源危机。   “教育部要求独立学院脱离母体校后,在三本学校中他们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越来越低。”陈志文说。   生源危机会影响一类本科,甚至更好的学校吗?专家指出,生源危机目前主要冲击的是一些低层次的、没有特色的学校。 因 人口出生率降低成生源危机主因,出国留学加剧弃考现象   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理科重点班的杨雨婷,今年高三毕业,她放弃高考,选择了出国。“如果我留在国内高考,压力很大,就算努力考上清华北大,它们的世界排名也不够高。出国压力会小不少,同时能获得更多的东西。”杨雨婷如是说。   另一位巴蜀理科“清北班”的同学康乔也曾准备报名高考,获得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她没有报名高考。据她介绍,她所在的班级中就有3个同学选择出国留学。   的确,留学是很多弃考生的选择。据统计,4年间,近年出国留学人数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近34万,2012年预计超40万。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考生弃考跟保送生增加等因素有关。   “弃考学生中,有人选择直接到社会闯荡,也有人在家‘啃老’的。”吴顺发说。   专家指出,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有些家长和考生就干脆放弃参加高考了。有学生一语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如果上了大学还找不到好工作,我为什么要上大学呢?   但这些并非构成生源危机的主要原因,在陈志文看来,这是计划生育政策的联动效应,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自然会导致高中生数量的减少,从2008年开始的大学考生减少现象将一直持续到2017至2020年左右。   面对持续加剧的生源危机,到底会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会有学校倒闭吗??   “中国高职高专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学生学费占了学校经费很大的比重,即使是公办高职对学生学费的依赖程度也很高,有的学校都达到了40%左右,招不到学生,倒闭成为必然。”陈志文说。   据预测,2018年我国高中生数量将减少到1677万人,按照均分的原则设定高三人数为559万,已经低于今年685万的招生规模。即便未来招生规模也相应减少,招考计划数与报考数的剪刀差也将越来越小,甚至可能出现“招多于报”的局面。因此,有专家认为如果结构调整不到位,学校倒闭将不会是零星现象。 解 建立高校退出机制,提高国际化程度、参与全球生源竞争   高校倒闭,在不少人听来是个新鲜的提法。的确,我国的高校还没有建立退出机制。吴顺发坦陈,高职高专中即使有倒闭的学校,通常的做法是,倒闭后由大校、企业兼并,兼并以后再倒闭就由政府买单、安置,并没有制度化。   有教育专家指出,学校一旦倒闭,学生的学籍如何安排,学业如何延续,受教育权益如何保障、资产如何结算、老师如何安排都成问题。   尽管倒闭未形成气候,但未雨绸缪已经是许多人的共识,陈志文介绍,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在历史上都遭遇过生源危机。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