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pptVIP

《新课标高中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中语文新增篇目《论语》十二章2018年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第三则) 【注释】①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当中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思是“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评析】仁,仁德。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1]?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开始制礼作乐,即周礼。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乐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非常完善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弱,诸侯争霸,礼坏乐崩,礼乐制度受到严重冲击,进而造成儒家创始人孔子,将致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作为了自身的毕生追求。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道”指的是儒家的“仁义之道”, “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意思是“为……而死”。 【评析】 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朝闻道, 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而取义”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的最佳注脚。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注释】喻:明白,通晓,这里译为“懂得”。 【译文】君子对道义通晓(看重),小人对利益通晓(看重)。 【评析】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 焉:于之。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 【译文】 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初中所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此意。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解】 质,朴,质朴。 文,文采,文饰。野,鄙野、粗野。 史: 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彬彬:这里指文和质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文质彬彬”的说法,这为后人普遍接受,对这句话的理解,大可指文化,小可指修身,还可指文学、艺术等等。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解】 弘毅:弘,大。毅,坚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且意志坚毅,因为他责任重大,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 【点评】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弘大的志向、坚毅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这句话说得悲壮,总让我想起屈原的长叹:“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还让我想起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史可法……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解】(1)为山:堆积土山。(2)篑:kuì,土筐。 (3)平地:填平洼地。(4)覆:倾倒。 (5)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

文档评论(0)

kangh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