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城市设计 东莞市位于经济快速增长的珠三角地区。 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正面临结构性 改变,各种经济力量的分化与组合, 为本地区发展带来众多机会。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 东莞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国际制造业的中心城市。 针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 XXXX年 6 月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山湖(原松木山水库) 附近建设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主题的产业园, 并同步 开始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工作。 围绕松山湖的整个城市设计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投 标) 2、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 +中部地区城市设计 3、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规划及总平面设计项目一: 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投标)项目规模:用地约 2.5 平方公里,研究影响范围约 30 平方公里“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将成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器, 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龙头,未来东莞的形象代表。 ”在城市发展决策的推动下, 松山湖总体规划和中心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同步展开。 松山湖地区拥有优美的环湖丘陵地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加上东莞市雄厚的经济积累和发展特点, 对于松山湖建设标准的定位成为城市设计的关键。一、设计构思 1. 城市设计首先从地区发展资源的有效 配置上全面分析松山湖的战略意义。 松山湖地区所负载的并不是一个单纯产业园的内涵,它的建设将对东莞不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不明确的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座以地区创新为目标, 以产业服务为主体的新城。 2. 城市设计引入了城市经营的思考方式, 充分认识不可确定的发展需求, 判断城市预期的获利方式。 松山湖新城只有在竞争的城市发展环境中以活跃的媒体身份出现, 才能真正成为东莞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因此,新城的设计主题表达为一个为变换的需求提供不变场所的概念:城市的舞台。 3. 以灵活性和持续性的原则, 城市设计为可确定的需求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对不确定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 近期,新城将成为东莞工业城镇的服务枢纽。 远期,将以其先进的城市文化形成地区性的新生活基地。二、设计特色 1. 城市设计在深入研究松山湖城市使命的基础上,与总体规划互 动思考,自上而下、 全面创造新城在“舞台”环境上的供给优势, 进而提供可操作的中心区城市设计策略。(1)城市功能选择―“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松山湖新城不是一个孤立的城市发展计划, 它是构造东莞市“三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框架的重要一环。莞城强调核心性, 新城更强调外向辐射、 内向吸引的交互式功能。 2)城市特征设计多中心结构――多极生长的结构实现均衡的土地利用和高效的城市生活公共水体――环水滨公共功能空间布局和向水的核心景观设计强化环松山湖水体的公共性特征岛式布局――以环水的“岛”式的开发单元灵活应 对不可预见的用地需求变化,形成新城强烈的总体景观特征 2. 城市设计摒弃了常规以建筑高度和密集度作为城市中心象征的通用手段, 选择山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以优造优,形成以功能谷、城中园、和新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松山湖新城核心功能空间,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人居环境的建设以及会议、购物、旅游等新产业提供城市的舞台, 带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诞生。 功能谷――两条大尺度的、向城市结构的生长方向开放的,注重大地景观表现的主题山谷公园城中 园――在优美的环境中建立各个相对完整的科技园, 形成为制造业服务的 “脑库”和基地,同时为未来全面的城市功能发展留有空间山地城市――以人文与自然环 境特征的高品质综合体, 形成舞台性城市的魅力和生长活力模式一: 景观化道路 交通设计利用地形, 形成曲线形、 随山起伏的景观型道路网模式二: 公园化的功能组团以山谷公园系统将地区分隔成弹性化、 公园化的功能组团模式二: 山地上的簇群建筑建筑群依山建设, 保留沟谷作为城市中的郊野型自然公园, 提供人与自然的随时交往和雨水的自然收集路径。 新产业――利用复合式消费产业和会议产业的模式,构成松山湖新城中心区生长轴线两极的公共核心空间, 有效强化新城功能辐射的广泛性。 新生活――以山地住宅和滨湖住宅模式构成新城的居住社区,并利用谷地公园和松山湖水体建立景观和出行合一的步行、 自行车道和水上交通系统,以优越的居住空间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聚集。 项目二: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心区 +中部地区城市设计项目规模:用地约 13.08 平方公里,研究范围约 50 平方公里

文档评论(0)

150****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