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果蝇杂交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和连锁互换规律,掌握果 蝇杂交的实验技术和基因定位的三点测验方法,在实验中熟练运用生物统计的方 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1. 果蝇(fruit fly )是双翅目(Diptera )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 ), 约有 3000 多种,我国已发现 800 多种。大部分的物种以腐烂的水果或植物体为 食,少部分则只取用真菌,树液或花粉为其食物。以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 利用突变株研究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已近一百年,至今,各种研究遗传学的工 具已达完善的地步,果蝇对今日的遗传学的发展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从 1980 年初,Drs. C. Nesslein-Volhard 和E. Weichaus 以果蝇作为发育生物学的模式动物, 利用其完备的遗传研究工具来探讨基因是如何调控动物体胚胎的发育,也带动了 其它模式生物(线虫、斑马鱼、小鼠和拟南芥等)的研究,且有非常具体的成果。 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用果蝇 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 ⑴饲养容易。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⑵生长迅速。十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 400~500 个,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可获得大量的子代,便于遗传学分析。 ⑶染色体数少。只有 4 对。 ⑷唾腺染色体制作容易。横纹清晰,是细胞学观察的好材料。 ⑸突变性状多,而且多数是形态突变,便于观察。 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的生活周期长短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30℃以上温度能使果蝇 不育或死亡,低温能使生活周期延长,生活力下降,饲养果蝇的最适温度为 20~ 25 ℃。 生活周期长短与饲养温度的关系 10℃ 15℃ 20 ℃ 25 ℃ 卵→幼虫 8 天 5 天 57 天 18 天 幼虫→成虫 6 天 4 天 果蝇在 25 ℃时,从卵到成蝇需 10 天左右,成虫可活 26~33 天。果蝇的生 活史如下: 1 雌蝇 →减数分裂 → 卵 受精 雄蝇 →减数分裂 →精子 第一批成虫 羽化(第八天) (可活26~33 天) 产第一批卵 蛹(第四天) 第二次蜕皮 第一批卵孵化 (第二天) (第零天) 第一次蜕皮 幼虫 (第一天) 果蝇的生活周期和各发育阶段的经过时间 果蝇的性别及突变性状的鉴别: 果蝇的每一体细胞有 8 个染色体(2n=8 ),可配成4 对,其中 3 对在雌雄果 蝇中是一样的,称常染色体。另外一对称性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是 XX ,在雄蝇 中是XY 。 果蝇的雌雄在幼虫期较难区别,但到了成虫期区别相当容易。雄性个体一般 较雌性个体小,腹部环纹 5 条,腹尖色深,第一对脚的跗节前端表面有黑色鬃毛 流苏,称性梳(Sex combs)。雌性环纹7 条,腹尖色浅,无性梳。 实验中选用的果蝇突变性状一般都可用肉眼鉴定,例如红眼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