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草原.docx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草原.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 内容 1草原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 词语造句 能力 目标 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情感 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 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难点 具体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实验及教具 多媒体 板书 设计 天:清鲜、明朗 1草原景美天底下:小丘平地、羊、马、牛 人美:热情好客、会心感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 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 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 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 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 ?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 ?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 ?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 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 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 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 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 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 ?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 (五)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说一说,教师补充。) (六)讲读课文。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可以怎样 分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2、这一自然段中有两处描写了作者来到草原的感受, 请你用笔画出来,再轻声读一 读。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七)小结。 (八)作业 1 、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 、熟读课文。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