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版】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ppt

【创意版】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叠【, 。■■■ 马尔尼菲青霉病皮疹 坏死性丘 疹,丘疹 中心坏死, 修复后可 见具有特 征性中心 部凹陷形 同‘小火 山’软疣 状的小结, 无痒感。 .新. Page * 马尔尼菲青霉病皮疹 .新. Page *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实验室检查 ? 组织病理 ? 血清学 ? 分子生物学 ? 微生物培养 .新. Page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之外的组织中常引起化脓性反应 ?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器官为肉芽肿性反应 ?反应无力和坏死性反应是进行性播散性感染常见一种反应 ?在巨噬细胞内外有酵母样菌体,呈圆形、椭圆形、腊肠形, 有横隔 ?HE着色不良,过碘酸染色(PAS)和银染色良好。 Here comes your footer .新. Page *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20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马尔尼菲青霉菌抗体. ?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马尔尼菲青霉菌抗 原(MPIP)和抗体。 ?应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尿中 马尔尼菲青霉菌抗原。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半定量测定马尔尼菲青霉菌抗 体或抗原。 ?目前国内应用抗原和抗体的方法少见报道。 血清学试验 .新. Page * 血清学诊断 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和甘露糖蛋白(MPIP)抗原检测 GM试验: GM是一种对热稳定的多糖,水溶性,青霉菌细胞壁含量高。 真菌细胞壁表面菌丝生长时,GM从菌丝顶端释放,是最 早释放的抗原,青霉菌在组织中侵袭生长时,GM释放入 血、体液,然后分布于血清、脑脊液,尿液、肺泡灌洗液 等,利用小鼠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清中真菌的半乳甘露聚糖。 优点:早期诊断,真菌定植时极少释放入血,有助于鉴别侵 袭和定植,可以判断病情和预后 .新. Page * 甘露糖蛋白(MPIP)抗原检测 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马尔尼菲青霉菌MPIP特 异性抗体,血清评价特异度为100%, MPIP抗 体与抗原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3%,目前主要用于 科研 .新. Page * 分子生物学法 Here comes your footer ?巢式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PM 基于马尔尼菲青霉18S rRNA基因设计了两对寡核苷 酸引物。 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外引物 (RRF1 and RRH1)是真菌通用引物。 内引物 (Pm1 and Pm2)是马尔尼菲青霉特异性引物。 .新. Page * 匡_f图 微生物培养法 ?涂片镜检。 ?培养鉴定 ?培养特征 ?生化指标 ?其它检查 ?PM与本菌属和双相型真菌鉴别 Here comes your footer .新. Page * 广 确定性诊断:青霉菌病原体血液培养, 或 活检发现临床菌株 Courtesy of www.aids-images.ch .新. Page * :J .J 涂片镜检 取骨髓涂片、皮肤印片或淋巴结活体组织Gram染 色后镜检,可见到典型圆形或卵形或腊肠型有明显 横隔的孢子,常在巨噬细胞内 。 排列桑椹样孢子 有横隔的腊肠型孢子 Here comes your footer .新. Page *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最新最全 广西艾滋病临床治疗中心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感染 .新. Page * 概论 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是马尔 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引起,主要 侵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种真菌性疾病。 .新. Page * 病原学 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是法国Capponi 等1956年从越南非正常死亡的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肝脏中分离出的一种青霉 菌。1959年被命名。 马尔尼菲青霉菌可生长在甘蔗和竹笋上,竹鼠(中华竹鼠、 银星竹鼠等)为病原菌的宿主或携带者,是人兽共患的疾病。 第一例病人为实验室意外。 ? 是唯一具有温度双相性的青霉菌,既能像大多数真菌一样在 常温(30℃以下)腐物寄生,还能在37℃的较高温环境中生长, 因而具有深部致病力,已成为很重要的人类致病菌。 .新. Page * :口 流行及分布情况(1985年-) PM感染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是广西、广东、香港及台湾等。 主要流行于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 亚国家。 而欧美国家患者多有涉足远东史。 ?广西是最早报道的PM的地区,邓卓林等 进行性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J)广西医 学院万方学数据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