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常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 议 1 中药安全性的系统研究应纳入国家重大研究项目,作为 紧急项目,重点予以支持,组成高水平、高效率的攻关 队伍,在主管部门领导下,组成产、学、研三结合的研 究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工作。 2 优先研究:①中药注射剂,② 已有大量严重不良反 应、死亡报告的药材及制剂,③已知有毒药材及其制 剂,④1985年前批准生产,地标升部标的老品种。 课件 3 基本要求: ① 必须确保中药材及其制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② 所有中药必须达到国家颁布的现行标准,特别是85 年生产的老品种,应限期完成补充研究工作,使之 达到目前新药审批的各项技术要求及现行标准。 课件 4 进一步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控制度,对中药 生产、流通、应用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 5 建立责任追究制,出现重大恶性事件,应追究 企业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 课件 * 3.3 工艺条件不一致导致同品种不同厂家不良反应差异 由于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的粗放化,对于提取分离温度、时间、溶剂用量、溶液浓度、提取次数、滤液、容器等工艺条件未做标准化要求,同一品种不同厂家工艺不尽相同,造成的成分变化千差万别,导致其临床上不良反应也有显著差异。 3.4 质量标准不能保证质量 目前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很不完善,只能对所含个别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由于中药注射剂所含成分尚不完全清楚,特别是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处于未知状态,无法对所有成分均做出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标准要求过低使得难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 课件 3.5 配伍不当引起药品变质 中药注射剂由于成分复杂,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药品pH改变、色泽加深、发生沉淀等变化,从而引起不良反应。 吕强等用库尔特仪,对61种中药注射剂、各9批样品与0.9%氯化钠配伍,研究结果显示:26种中药注射剂配伍后,微粒超过《中国药典》(2000年版)标准的占42.6%;如果按照《英国药典》1998年版标准,有37种未达到标准,不合格率为60.7%。中药注射剂中2~10μm微粒占总数的99%,较西药静脉注射剂同粒径微粒(98%)为多。 课件 吴晓放等报道,4种基础输液(0.9%氯化钠、5%葡萄糖、10%葡萄糖及葡萄糖氯化钠输液)配伍前的微粒数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加入5ml黄芪注射液后,各级微粒数相对增加,25μm微粒在5%GS中已超标,加入10ml黄芪注射液后,各级微粒数相对增加更明显,5μm、10μm和25μm微粒大多严重超标。分析原因,一是黄芪注射液本身带入;二是与黄芪注射液和输液配伍后pH值改变有关。 清开灵注射液与诺氟沙星、卡那霉素、小诺霉素、妥布霉素、维生素B6、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均发生沉淀现象,前者与青霉素联合静脉滴注可引起休克症状。复方丹参与右旋糖苷配伍使用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并有死亡报道。 课件 3.6 中药成分复杂,大多数中药为复方制剂,其中许多成 分的药理作用不清楚。 中药制剂多是复方制剂或多成分体系,对于疾病有协同治疗作用,但按照现代制药工艺生产的中药制剂,往往只研究主要药理成分或全药的药理作用,对其它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没有研究,其中可能有产生其它药理作用的成分,或是抗原或半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导致某些人的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 课件 3.7 中药注射液作为中药开发的新剂型,用于临床虽然增加了中药进入人体内的药量、缩短了吸收时间,更适用于临床急救与危重病症,但由于改变了传统中药到病除的给药途径,未经胃肠吸收和肝脏代谢灭活,可能使人体失去抵御外界异物的一道屏障,尤其是一些高脂溶性的成分,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课件 3.8 中药原材料来源广泛,品种质量不一。我国幅员辽阔,中药天然资源据记载的就有12000种,其中常用的有500多种,药材中的成分受品种因素、产地因素、采收和加工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 3.9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剂进入临床,中药与西药以及中药之间联用的可能性增大,中西药的配伍禁忌也是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之一。 3.10 不符合传统的中医适应症。中医对疾病的分型与西医不同,有时西医诊断为同一种疾病在中医又分热、寒、虚、实等症状,来辩证施治, 课件 3.11 随意加大剂量与不良反应 如双黄连粉针说明书规定剂量是60mg/(kg·d),药物稀释浓度1%。蔡皓东对158例双黄连粉针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结果表明,158例中超过规定剂量的有29例,10岁以下儿童超量应用23例,药物稀释浓度1%的有15例,5例药物浓度在1.4%~4.5%,其

文档评论(0)

158****6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