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一 常见细菌的变异现象
细菌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致病性、免疫性和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性状在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出现差异则称为变异。变异可使细菌产生变种和新种,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细菌的变异有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遗传型变异(基因型变异)由细菌遗传物质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变异,新获得的性状可稳定地传给后代;非遗传型变异(表型变异)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的结构未改变。
1形态结构的变异;L型 H-O变异 失去荚膜
2毒力变异; 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3耐药性变异;
4菌落变异;S-R变异(失去了LPS的特异性寡糖重复单位)往往伴随着其他重要特性的改变,包括毒力的丧失和抗原构造的改变
5.抗原性变异
二 转位因子及其主要特性
转座因子是一类不依赖与同源性重组可以在细菌的基因组(染色体,质粒,噬菌体)中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上独特的DNA片段(跳跃基因,移动基因)。转位因子能引起插入突变、基因重排或插入位点附近基因表达的改变 。
1. 插入序列(IS)是最小的转位因子,长度不超过2kb,不携带任何已知与插入功能无关的基因区域,往往是插入后与插入点附近的序列共同起作用。序列的中间编码转座酶,两端具有长度不一的反向重复序列(IR)。IS可以独立的作为细菌基因组的正常组成陈分,也可成为转座子的一部分,可以有多个拷贝。
转座子(Tn)Tn是一类除了携带与转位有关的基因外,还携带有其他基因的转位因子. 复合转座子:由2个同样的IS连接在抗性基因的两侧,呈正向或反向排列.其中IS可以带动整个Tn的转座,也可以单独进行转座。复杂转座子:与复合型转座子不同,两端没有IS序列,统称为TnA转座子。
Mu噬菌体是一些具有转位作用的溶原性噬菌体
三 基因转移与重组的五种方法
1.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DNA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受体菌只有处于感受态时,才能摄取转化因子。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与细胞膜相关的DNA结合蛋白,一种细胞壁自溶素和各种核酸酶。过程包括吸附,进入,解链,重组等(p45),G+单链被摄入,G-双链被摄入。
2.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质粒或染色体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包括F质粒的结合,R质粒的结合以及诱动传递。雄性菌(F+)的F质粒一染色体外质粒DNA的形式存在,有性菌毛;Hfr的F质粒整合到细菌的染色体上;雌性菌(F-)无F质粒,作为受体菌。
3.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一段 DNA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普遍性转导;借助于前噬菌体的装配错误而携带供体菌的DNA,供体菌的染色体或质粒的任何DNA片段都有可能被转导。转导过程包括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根据是否与受体菌的染色体重组分为完全转导和流产转导。 局限性转导只能将前噬菌体两旁附近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
区别要点
普遍性转导
局限性转导
基因转导发生的时期
裂解期
溶原期
转导的遗传物质
供体菌染色体DNA任何部位或质粒
噬菌体DNA及前噬菌体两旁的基因
转导的后果
完全转导或流产转导
受体菌获得供体菌DNA特定部位的遗传特性
转导频率
受体菌的10-7
转导频率较普遍转导增加1000倍(10-4)
4溶原性转换;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致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5.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
四 毒性噬菌体的增殖和溶菌过程
1.吸附 是噬菌体与细菌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2.穿入 尾丝在细菌细胞壁上溶一小孔使其尾髓插入,然后通过尾鞘的收缩,将头部的DNA注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菌细胞外
3.生物合成 早期转录产生早期蛋白质(核酸复制所需酶类),并合成子代核酸,晚期转录产生噬菌体的结构蛋白
4.成熟与释放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后,在细胞质内按一定程序装配成成熟的噬菌体。当子代达一定数目后,菌细胞突然裂解,释放出大量成熟的新噬菌体
五 温和噬菌体对宿主菌的作用
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值,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形成前噬菌体,随细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到子代细菌中。经某些诱导或自发情况下,前噬菌体可以脱离细菌染色体,进入溶菌性周期而导致细菌裂解,产生新的成熟噬菌体。溶原性细菌可以被其他噬菌体感染,但是对本身产生的噬菌体或者密切相关的噬菌体具有免疫性。
,
球菌
一 致病性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酶
凝固酶、纤维蛋白溶酶、耐热核酸酶、透明质酸酶、脂酶等
毒素
?、?、?、?、? 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
表面结构
粘附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 蓄电池的检查与日常维护 课件(共28张PPT)《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同步教学(机工版·2020).ppt.pptx VIP
- 电导率分析仪PRO-C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PPT.pptx VIP
- FS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doc VIP
- LG TS16TH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廉洁职业保证措施.docx VIP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2023年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2(excel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