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省玉树州
采久寺大经堂修缮工程勘察报告
、综述
项目名称
青海省玉树州采久寺大经堂修缮工程。
项目地点
位于玉树藏族白治州囊谦县 凯扎乡囊谦卡采角村(图一)。
项目概况 图一采久寺位置图
采久寺是原囊谦王(千户)的家寺,位于玉树藏族白治州囊谦县 凯扎乡采角村
囊谦卡(原囊谦王府所在地)地方。东望查龙山、南依然伙山、西靠拉卡玛娘山、 北邻拉作山。
现主要建筑有四层大经堂,小经堂、闭关房、护法殿、僧房、伙房等建筑(图 二)。
4.项目范围及内容
本次对遭受地震严重损坏的采久寺大经堂进行了全面测绘和勘察,制定了维修 保护方案。
图二采久寺平面图
二、区域环境概况
1 .白然地理概况
采久寺所在的囊谦县位于青海省最南端, 玉树州东南部,与西藏昌都地区接壤,
东西最长157.5公里,南北最宽130.5公里,总面积12741平方公里。县人民政 府驻地香达距州府结古镇165公里,距省会西宁965公里。囊谦县除充裕的大气 降水外,还有丰富的地表河流水,均属澜沧江水系。子曲河是澜沧江上游的一条最 大支流,她发源于青海省杂多县境内,流经玉树县上拉秀、下拉秀乡和囊谦县毛庄乡 境内,经西藏白治区江达县境内后在昌都与澜沧江主流一一杂曲河汇合。采久寺就 座落在一湾碧水环绕的高地上,站在对面的山坡上望去,那湾湾的河水像一只温柔 的臂膀,轻轻地将寺院呵护在怀中,四周的群山肃穆拥立,将世界隔绝。
采久寺地处东经96 2124.5,北纬32 03P8.1”。海拔高度:4173米。
2.气候概况
采久寺所处的玉树州的气候基本特点是高寒。全州气候只有冷暖之别,无四季 之分,全年冷季7-8个月,暖季4—5个月,没有绝对无霜期,气候寒冷而干湿不 均,年平均气温-0.8 C,年最低气温-42 C,最高气温28 C,年平均降水量463.7 毫米,空气含氧量要比海平面空气含氧量低 1/3「/2。灾害性天气多,大雪、早霜、 低温、干旱、冰雹等白然灾害严重。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7.1级强烈地震,采久寺亦遭到严重 破坏。
三、历史沿革及现存建筑形制
1 .历史沿革
该寺于十九世纪初,由囊谦王后拉姆班藏(1794 —— 1858 )在其王宫附近土 丘建“采久”经堂,供儿子(赤西寺第五世赤西活佛)念经,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后 来的采久寺。寺现有大经堂、小经堂、护法殿等建筑,总占地面积 51680平方米,
均保持着原有的建筑布局和内部空间组织结构,保存较为完整。
1958年后,寺院关闭。
1981年6月,开放。现有大经堂,小经堂、闭关房、护法殿、僧房、伙房等
建筑。
2.现存建筑形制
本次重点勘察了大经堂。
大经堂位于山南坡的下部,大经堂分为东裙楼、主殿、西裙楼三部分建筑,西 裙楼布置有护法殿,东裙楼有小经堂。藏式平顶建筑,为墙柱混合承重结构, 图三米久寺地震前正面
即外墙承重,内里设柱梁。分为四层。总面阔 41.51米,总进深35.53米,面宽 14间,进深12间。现存大经堂重建于上世纪 80年代,依地形,建筑呈南低北高 之势,建筑面积约4431.5平方米(图三)。
墙体: 墙体承重,外墙下部建有石墙基,石墙基用块石、片石、碎石和湿土 垒砌,上部为夯土墙,采用当地的矿土用夹板夯筑。墙顶为程柳编箪墙,即藏语叫
“白玛草墙”,做法是墙顶部周围靠外面的一侧,用程柳树枝叠垒成墙,其上镶嵌 有鎏金圆盘。正面顺山势建有拦土石墙,每层块石之间用片石填充,内填不规整的 块石和碎石,并加木骨。外墙面均有显著地收分。
装修: 各层所劈大门均置双扇板门,门壁周围装有门框、门楣、门槛和门
枕。经堂所劈两个大门门楣以上依次为挑梁、椽木面板和椽木等三层重叠而成的雕 楣。
各层所劈窗户,有盲窗、通间大窗和桶扇窗三种形式。盲窗无窗扇,仅在外侧
置有上下槛和抱柱构成的窗框。通间大窗由上下槛抱柱窗间抱柱和 桶扇构成。幅扇
由大边、仔边、樽头、裙板和极子组成。
油饰彩画: 经堂内的木构件的表面均进行油饰彩画,大门都雕刻彩绘得极
为华丽,柱用金粉饰面,外裹柱衣,柱头、大斗、垫木和弓形肘木四面雕刻造型优 美的莲花、卷草、连珠纹等。
四、现状勘察
本次勘察范围为采久寺大经堂,为方便记录和测绘将大经堂划分为主殿 (抱厦、 前殿、中殿、后殿、金顶)、东裙楼、西裙楼三部分。(见图四采久寺西裙楼现在图片)
(一)、东裙楼
1、 东裙楼主体:
东裙楼内地面现为水泥地面,保存较完整,局部残损;二层楼面为木地板,保
存基本完整;东墙墙体北端出现裂缝,最宽处约 2厘米;东裙楼与大经堂中殿之间 的隔墙砌筑毛石松动,抹灰空鼓脱落严重;二层的小经堂西墙与天花板交接处有大 片的漏雨痕迹,此部分屋面漏雨严重;屋顶上廊子屋面起拱成波浪状,屋面排水不 畅;木构架糟朽严重,二层屋顶因增加了钢筋混凝土防水层,致使屋面木梁、木椽 及望板变形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