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多元化战略:“晚一天,少一元?”.pdf

戴尔的多元化战略:“晚一天,少一元?”.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戴尔的多元化战略:“晚一天,少一元?” 8 月24 日,戴尔在美国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但初期的产品评价结果很不理想。 批评人士不客气地指出,与目前市面上一流的智能手机相比,这款名 为Aero 的智能手机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99 美元的售价。他们认为, 这款手机的硬件平庸、操作系统过时 – 采用了已经发布16 个月之 久的旧版谷歌Android 系统,而且智能手机必不可少的手机铃声也是 乏善可陈,令人失望。 如果戴尔想要找到这次产品发布会的优点,那就是它基本没有引发外界的关注。 原因有二:首先,在日益拥挤的智能手机市场,一款新品几乎不太可能引发什么 反响;第二,这次发布会被一起规模更大、更加戏剧性的事件掩盖了,那就是这 家总部设在德克萨斯州的市值530 亿美元的公司,数周以来一直在与竞争对手惠 普公司竞标,意在收购一家鲜为人知的小型高端数据储存技术开发商3PAR。戴尔 最早于今年8 月中旬向 3PAR 发出了超过10 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并认为肯定能够 稳操胜券。但在此之后,戴尔发现惠普将报价提升到 20 亿美元,约合每股30 美 元(截至 9 月1 日沃顿知识在线发布本文后,惠普已经赢得了这起争夺战的胜利)。 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夺一家2009 年收入不足2 亿美元的公司。 无论是死气沉沉的智能手机发布会,还是对3PAR 的拼命争夺,都说明了一个问题 —戴尔希望重塑自我,从一家PC 和服务器制造商发展成为一家业务齐全的 IT 产 品和服务厂商。但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丹尼尔·列文托(Daniel A. Levinthal) 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他说:“[戴尔]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优势以 及如何借助这些优势寻找新的机遇。”他表示,这与昔日的戴尔大相径庭。当年 1 的戴尔信心十足地“借助紧凑的业务运营模式赢得用户”,用户只需要点击几下 鼠标,戴尔就会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电脑。列文托说:“戴尔在这项业务上并没 有退步。但环境却变了。” 列文托和其他沃顿商学院的专家都认为,问题在于,戴尔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 起步太晚,而惠普等竞争对手却纷纷开始通过提供更加尖端的产品和服务,来抢 夺戴尔当年令人羡慕的市场。在经过三年的沉寂之后,戴尔创始人兼董事长迈克 尔·戴尔(Michael Dell)于2007 年重新执掌首席执行官帅印,此后,该公司便在 尽力向利润率较高的企业领域 - 例如3PAR 公司提供的存储服务 – 以及智能手 机等快速增长消费领域发展。但是,戴尔能实现它的雄心吗? 观察人士认为,至少目前没有。尽管凭借突破性的低价模式获得了早期成功,“但 戴尔仍然存在领导力问题、竞争力问题和战略问题,”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凯 特·乔胡瑞(Saikat Chaudhuri)认为,“戴尔认为需要进行多元化扩张,但他 们是否意识到转型的需要?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忘记用户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乔治·德伊(George S. Day)和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克里斯汀·默尔曼(Christine Moorman)在他们 合著的新书《自外而内的战略:利用用户价值盈利》(Strategy from the Outside In: Profiting from Customer Value)中写道,对于一家对自己业务非常擅长的 企业而言,戴尔的困境是非常典型的 - 他们通常都会忽视市场对企业的转型需 求。戴尔已经陷入到作者所谓的“自内而外的傲慢”(inside-out hubris)中。 2 德伊还是沃顿商学院麦克技术创新中心(Mack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的联席主任。 “要塑造一种有效的竞争战略,我们认为,你必须要 跳到公司外部,透过竞争对手、用户和渠道成员等各个视角来审视公司。” 他说 道,“这对于戴尔而言,非常适用。这家公司在上世纪 80 年代处于繁荣期,90 年 代时也具备清晰的用户价值定位。他们能够掌握物流,并以他人难以企及的价格 和速度推出标准化的硬件。” 然而,与其他成功的企业一样, “戴尔开始认为

文档评论(0)

吉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