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十三不靠”的科举作文题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就是高考。而对明清时代的读书人来说,科举算得上是他们的高考――不过科举没现在这么多科目,考的只是八股文,应该算是古代高考作文。
和现代作文不太一样的是,八股高考作文对格式有严格要求,设有专门模板,一共八段: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考生不能写得天马行空,必须严格按这个规程来,不允许自由发挥。后世对八股文抨击最甚的,就是这种墨守成规的死板规定。
不过凡事并无绝对。八股文本质上虽然刻板,但它在明清时代的发展,也有过一段脑筋急转弯式的奇趣。
按照八股文规定,考试的时候,考官会从“四书”中选出一句话,作为题目。考生则需要从这句题目开始发挥,先阐明这句话的微言大义,再扩展开来议论,议论内容还得符合“四书”以及朱子注经的要义。
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作文题目限定在“四书”里头,可那四部书再厚,也有个限度。各地有县试、府试和院试,每三年还有各省乡试和全国会试。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从这四本书里出题目,很快考题枯竭,无题可出了。
考官都怕自己的题目跟别人重复,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窘境,他们不得不挖空心思。原来是出一句话为题目,这叫单句题;后来发展出通节题,是以整节为题;还有通章、双扇、三扇等三十几种题目和名堂,说白了就是“四书”文句的种种排列组合。
其中最为奇葩的一种题目,叫作截搭题。考官会把两句完全不挨边的话搁到一起,算作一题――可见已经把考官逼到什么份儿上了。
截搭题的特点在于,它是随机拼凑出来的,十三不靠。但考生必须得把它们建立起关系,既得合乎逻辑,又得从中阐发孔孟之道。这种题目,考验的已经不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而是他们的想象力。
《制艺丛话》里有一道特别有名的截搭题,题目是:“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前一半是《大学》里的句子,意思是人难道连鸟都不如吗?后一半是《诗经》里的诗句,是称赞周文王的。这两句话引自两部书,彼此之间完全没关系,对死读书的考生来说,难度很大。人和鸟的比喻,和周文王有什么关系啊?
可偏偏就有高手,把这个题目破成了“夫人不如鸟,则真可耻矣;耻之,耻之,莫若师文王”。意思是:如果人连鸟都不如,真该觉得羞耻啊;如果真觉得羞耻,就该去学学周文王。
一句话就给连缀得天衣无缝。
这还不算最牛的。《清稗类钞》里记载了一个更极端的例子:嘉兴某一年县试,有两个考生水平一般无二,实在较量不出高低。考官一看,随手一指,说你们就拿这个当作文题,写篇八股吧。
两人一看,都傻了,考官指的地方,就一个大大的“O”。这个不是英文字母,而是一个圈。中国古代的书里没有标点符号,就用这个圈来表明句读。估计那个考官也是实在想不出主意了,才出了这么一个怪题。
若是寻常人,只怕早被唬蒙了,有字就算了,这连字都没有,怎么写啊?可这一场考试里出了两个天才,发散思维极其强大,硬生生用这么一个蛋,写出两篇高考满分作文来。
甲写的是:“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以O代表天象,一语双关,既指经书上每一段之前都用O标记,又指孔圣之道,得了天意征兆;乙也很厉害,写的是:“圣贤立言之先,无方体也。”也是个双关语,既说的是形状,又拐弯抹角地称赞孔圣之时,世风日下,要靠他立言挽救人心,提倡大道。
碰到这种题,八股文不再八股,成了脑筋急转弯。考生思维之敏捷、联想之广阔、应变之快慢,一下子就全试出来了。可见死读书别说现在不行,就算搁到明清那会儿,也是没前途的。
哦,对了,这个故事还没结束。考官认为甲的文章更好,录为案首,乙次之。有人问他缘故,考官说甲的破题有浑然天成的大气,而乙则显得有点狡猾,以后肯定得出事。果然,后来甲做到大学士,功名善终;而乙做到巡抚,后来犯事被杀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