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青年入伍.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今年?我国首次征召在校大学生入伍 话题:在校大学生参军热?社会各方面思考多 ???? ????军队要招在校大学生? ????“70年代小学生、80年代初中生,90年代高中生,21世纪大学生”,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贾水库说起在校大学生征兵,两眼放光,一脸兴奋。“兵源素质的提高,是现代化国防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晴雨表。”? ????11月8日,北京市教委、北京卫戍区确定北京科技大学为该市首批大学生征兵试点。作为全国军训先进单位,校方领导立即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并于第二天出台了冬季征兵计划和宣传方案。? ????据统计,全校11537名在校生,符合征集条件的北京籍本科生690人,高职生218人。校方迅速发出了致适龄青年的一封信,信中说,“雄鹰选择辽阔的天空,蛟龙选择汹涌的大海”,“对于一个有志青年,在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完全可以大展宏图……绚丽多彩。”? ????这份激情,点燃了同学们当兵的热情。成百上千的大学生蜂拥征兵点,“让我们去吧”这样的心声表达此起彼伏。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这是一种奢望。因为,此次征兵仅限于北京籍在校生,而且,仅仅限于男生。于是,多梦时节的女大学生叹息了,家在外地的大学生遗憾了。为数不多的北京籍男学生,走在校园角落,引来梦想当兵的同学羡慕的目光。? ????到11月19日,北京科技大学共有两名本科生、19名高职学生报名参军。最后,两名同学通过了政审、体检等征兵要求,成为新世纪首批大学生士兵,踏上梦寐以求的军旅历程。? ????一个大三学生的选择? ????征兵动员的日子里,一个北京青年的眼眸闪动着希冀。他叫孙熠,今年20岁,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专业三年级学生。保留学籍,当兵两年,大学、军营……这样的字眼不停地在脑海里闪现。军营会很苦,学业会怎样?孙熠翻来覆去,思考着,斗争着。一个星期过去了,他向家长吐露了心声。结果,爸爸双手赞成,妈妈坚决反对。“孩子,你考北京的大学,不就是为了留在北京,留在父母身边吗?”“孩子,一走两年,远离亲人,妈妈舍不得你。”? ????孙熠说,军营岁月是一种别样的青春,这种经历的诱惑实在太强大了。他不停地劝妈妈,“两年时间不长,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兵的锻炼和成长,是我一生的财富。”渐渐地,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的心愿与志向,将妈妈说服了。? ????孙熠说:“作出决定后,妈妈哭过,但没有让我看到,凭直觉,我能体会‘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深情。”? ????背负着这份深情,11月的一天,孙熠顶着寒风,来到学校报名参军。体检、政审,一关关走过,学校老师、部队军官和孙熠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终于,一身绿色的军装发到了他的手中。学校领导乐开怀:“此次北京3所高校试点征兵,大部分是高职大专生,孙熠成了新世纪北京第一个也是今年惟一一个本科大学生士兵。”? ????暂别校园? ????12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举行大会,欢送新兵。孙熠胸戴红花,一身尚没有领章、帽徽的军服,精神抖擞地走上了主席台,代表全区的应征新兵发言。? ????台下,是老师、父母殷切的目光。孙熠回忆说,告别生活了20年的故乡,告别抚育自己成长的亲人、师长,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只有把最高的礼节献给他们———一个军礼。? ????离别的日子,一场由同学们组织的欢送会举行了。赠言,五花八门,礼物,多种多样。手套、围脖……孙熠手上戴的,身上穿的,竟都是同学相送的礼物。是啊,同窗3载,明年即将毕业,只是孙熠提前一年与大家道别。? ????一个同学自己录制了一盘磁带,有想说的话,有亲口唱的歌曲《朋友》,“别的东西都可以买,而我的声音买不来,到军营后,想念同学的时候,就听听我们的声音吧。”? ????孙熠表示,两年后,当自己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业时,同学们早已奔向四面八方,这种校园里依依惜别的深情,将是今后军旅生涯无比的动力和珍藏的回忆。? ????国防教育落到实处不容易? ????孙熠的行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持赞赏态度的。? ????观念的争锋,首先来自一次征兵座谈会。有的同学认为,大学期间放弃学业当兵,是耽误时间,耽误青春。也有的北京籍学生大胆表白,考外地大学都不去,让已经上大学的北京独生子女当兵有些不现实。? ????北京科技大学的老师回忆说,校方尽可能地正面引导,贯彻“有防才有国、有国必有防”的思想,从岳飞、花木兰,讲到98抗洪抢险、50年国庆阅兵。学校为此成立了国防协会,吸收了100多名会员,“征兵动员就是一场现实的、活生生的国防教育。”? ????孙熠也说,确实听到许多同学议论,“当兵特苦、特累、特不值”,“放着好好的大学不上,你没事吧?”孙熠说,提出这种意见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同学尤其是外地同学做梦都想当兵,苦于没有机会。? ????“你坐你的车,我爬我的坡

文档评论(0)

yuguanyin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