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题库 学年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月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一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19年最新题库 学年下学期第三次联考月河南省豫南九校高一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豫南九校下期第三次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元代鼎盛时期的 重要作家马祖常的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A.丝绸之路的兴盛 B.陶瓷之路的兴盛 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 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 “2.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 “ 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3.唐初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是官奴婢与刑徒、番户和杂户,没有人身自由;也有 少量的短蕃匠(可纳资代役)、和雇匠(政府出资招雇的匠人)北宋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 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来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 称“当行”或麟差”,“当行”工匠需付给一定的“雇值”,据此可知( ) A.工匠身份的变化是促使北宋手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B.北宋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有所松弛 C.北末手工业生产超过了唐朝 D.北宋的官营手工业处于优势地位 4.《文献统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描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 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这说明(?) A.北宋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 C.经济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和开发 D.?北宋政和年间出现了严重的水患灾害 5.宋代陈舜俞说:千夫之乡耕人之田者九百夫,犁牛稼器无所不赁于人,匹夫匹妇男女耦耕, 力不百亩,以乐岁之收五之……而仅食其一……后虽有丰获,取之无所赢而食之矣,材料主 要表明( ) A.小农因借贷所受剥削沉重 B.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C.小农经济的落后和脆弱性 D.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盛行 6.“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 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7?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材料"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 ; 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山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完全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有夜市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根本没有出现过夜市 C.?材料反映地区不同,这说明唐代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 D·反映了当时夜市的管理制度已经完全不能活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8.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因此造成家庭成 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 经,大摆筵席,大肆挥霍的习俗,以至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 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 “9.1786?年毕沅的一件奏折记载:?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 “ 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 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稳之年,亦无凭借。"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地域经济差异 B.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地主势力膨胀 10.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 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 “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 “ 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11.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独特而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 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这段话反映了(?) A.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的商贸中心发生转移 B.传播宗教信仰成为冒险家们向外远航的动力 C.西班牙与葡萄牙借助

文档评论(0)

liuxing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