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不能戴着镣铐跳舞.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写作教学不能戴着镣铐跳舞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部分。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普遍运用的是“刺激――反应――强化”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对文字符号的自动化操作能力。本文就这个论题展开探讨,怎么才能更好的进行写作教学。 关键词:写作;激发;兴趣;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92-01 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一味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注重作文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作文综合能力的训练。这种僵化的、程式化的教学方式给作文教学戴上了沉重的镣铐,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扼杀了学生写作中的创新思维。因此,新课标下要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各种弊端,着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此的看法。 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再难的事也敢做,也愿做,并且可以做好。所以语文教师应在写作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逐步引导学生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设计贴心作文题 (一)题目设计要新颖,激活学生的思维。题目设计应跳出老套,取出新意,比如《倾听自己的心跳》、《生命如涛》、《一棵十八岁的树》等。 (二)题目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比如《十八岁的烦恼》、《青春如歌》等,这些题目出在学生的心坎上,出在学生生活的热点,使学生产生了写作欲望的冲动,从而一展风采。巧设作文题目,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使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事,更不是苦事,写作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三)题目设计要开放。设计题目时可采用半命题方式,让学生补充完整,如《在 的日子里》、《 这样教育了我》,这种题目有利于产生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放宽写作时限 教师在确定写作时间时,应当考虑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其实写作亦需要一个提炼加工润色的过程。鲁迅先生说:“写不下去的时候,不要硬写。”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写作速度等因素的差异,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写作时间表,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决定感和写作兴趣。这样,也许每位学生都能写出令老师意想不到的理想的文章。 3、多鼓励、多表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写对了一个句子,学生也会像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写作产生亲切感,迸发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第三次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以往教师批改学生作文,往往在作文本上画满红色的叉叉、问号和删除线,在最后的点评上指出学生的不足,对学生的优点一笔带过,甚至不讲。这样的批改方式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挫败感,最终使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思维 刘禹锡有句警世名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苏东坡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让他们写出自己发现的独特感受。另辟蹊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命题创新 作文命题的开拓和创新是作文成功的先决条件。命题创新首先要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并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掌握人类这一最基本、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增强学生凭借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任务,也是作文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 2、思路求新 所谓思路求新,就是突破思维定势,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方法。这对于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深入挖掘题目的含义,摆脱陈旧的观念,从而使学生独辟蹊径,写出有新意、有创见的文章。如以“水”为题,我引导学生由有形之水――自来水,引发出饮水思源,节约用水等;由水的精神,引发出滴水穿石的精神。 3、材料喜新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