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项目三 中频电疗法 第四章—中频电疗法.ppt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项目三 中频电疗法 第四章—中频电疗法.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 1.低频电流的特点 2.中频电流的生物作用特点 3.音频电疗法的适应症 电极下没有酸碱产物产生,电极下的皮肤也不会像直流电疗时那样受到酸碱产物的化学刺激而破损。 肌肉的运动伤 * 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以前只有蜡疗 适应性——联想到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三种不同治疗波:连续波、慢速断续波、快速断续波 内生:非仪器直接输入,中频电场内部作用产生 * 雷诺病是一种遇冷或情绪紧张后,以阵发性肢端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肢端缺血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又称肢端血管痉挛症。发作时,肢端皮肤由苍白变为青紫,而后转为潮红。 * 调制中频电流的调制波的频率通常为10-150Hz,这是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的最佳频率 调制波和断电波 * 调制波和未调制波 * 4.治疗技术 (1)仪器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输出:两组输出电流为差频100Hz的正弦交流电(4000Hz,4000Hz±100Hz),采用四个电极或四联电极。 治疗时务必使病灶部位处于两路电流交叉的中心,以固定法、移动法或吸附固定法进行治疗。 (2)治疗方法 ①固定法(最常用)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迟缓性便秘的固定法示意图 放置方法:对置法、并置法 选用4块合适的电极,4根导线分两组,分别连接至两路的输出孔。将两组电极交错放置,使病灶处于4个电极的中心,即电流交叉处。 (2)治疗方法 ②抽吸法(采用负压装置和吸附电极)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先开动负压装置,开始抽气,电极吸附于皮肤上,再接通干扰电流。抽吸频率根据根据负压自动调节,一般为16-18次,也有持续抽吸。 干扰电与摩擦双重作用 肩部抽吸法 (2)治疗方法 ③运动法(采用两个手套电极)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采用两个手套电极,治疗时,操作者的双手分别插入两个手套电极的固定带下,双手下压,务使整个电极与患者皮肤充分接触,并在治疗区内移动。 干扰电疗的手套电极 1、固定带 2、电极套 3、抽出的铅板电极 操作者可通过改变双手压力的大小以及电极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来调节电流的刺激强度。 (3)操作程序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3)操作程序 ①选择适当电极,衬垫用温水浸湿。 ②检查2组输出是否处在“零”位,差频数值显示开关是否在显示位置上。 ③接通电源,指示灯亮。先开电源开关,后放电极。 ④按处方要求选择并固定电极。务使2路电流电力线交叉于病灶处。操作时,同路电极不要互相接触,4个电极之间距离根据部位大小决定,一般不能小于4-5cm ⑤选用适合差频,缓缓调节电流输出钮,将电流量调至医嘱要求规定略低处,数分钟后再调准。 ⑥治疗后将电流输出钮调至“零”位,取下电极,分开放置(使之不接触),无需关闭电源开关。 ⑦每天的最后1人治疗结束,取下电极,再关闭电源开关。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4)治疗参数及剂量 电流强度: 干扰电流的电流强度一般在0-50mA左右。可根据患者的感觉、有无肌肉收缩及病情需要来确定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感觉阈下 刚有电感时再稍调小至感觉消失,电流表有指示 运动阈下 电流表有指示,无肌肉收缩反应 感觉阈 刚有电感或麻痹感 运动阈 刚引起肌肉收缩反应 感觉阈上 有明显电感或麻痹感 运动阈上 有明显肌肉收缩反应 (4)治疗参数及剂量 治疗时间及疗程: 治疗中可选用1-3种差频,每种差频作用5-10min,总治疗时间15-30min。 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一般6-12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病可多至20次 传统干扰电疗法(静态干扰电疗法) 动态干扰电疗法(DICT) 由于电流强度不断变化,使机体不容易产生适应性 使深部组织获得较均匀的作用强度 波宽6s ……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SDICT) (一)电流特点 1.立体的(不同方向、角度)刺激效应 2.多部位的刺激效应 3.强度的动态变化效应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SDICT) (二)仪器 星状电极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SDICT) (三)治疗方法 ①对置法 两个星状电极及其导线在治疗部位的上下或两侧反方向放置。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通常采用对置法,电流作用较深。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SDICT) (三)治疗方法 ②并置法 两个星状电极及其导线在治疗部位表面同方向放置。 并置法作用表浅,较少采用。 1.适应症 临床应用 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 肩周炎、关节扭挫伤、关节炎、骨折延迟愈合、软组织扭挫伤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炎、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 消化系统疾病 胃下垂、习惯性便秘、术后肠麻痹 泌尿系统疾病 尿潴留 血液循环障碍 雷诺病、闭塞性动脉内膜炎、肢端紫绀症 肌肉萎缩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