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忙怀新石器遗址解读布朗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忙怀新石器遗址解读布朗族 云县境内澜沧江沿岸的忙怀乡忙怀、忙弄、邦六、丙必利、马鹿塘 5 个村出土的大量新石器证明早在距今四千多年前云县这块土地上就有土著先民繁衍生息。新石器遗址的采 集点多, 出土数量大, 石器随地可拾, 石器以有肩石斧为主,长条形石斧次之。石器器型单纯,制作原始,未发现磨制石器,且出土有印模、石砧、石网坠和陶片。大多数石斧的刃 部有缺口, 是曾经使用过的痕迹。 虽然没有磨制石器的发现,但陶片及印模的存在,证明已是新石器文化,其年代推断为 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它具有自已显著的特征,是一种较为独立的新石器文化类型,所以被定为“忙怀型”新石器。在遗址区内,石器多暴露于地表,随处可见。忙怀新石器有一遗址位于忙怀乡忙怀村北 2 千米处。遗址背靠陡坡,面临澜沧江、罗扎河,面积 1.56 平方米。 1974 年 6 月,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此调查实测了地层剖面,第一层为耕土层, 10 —15 厘米,出土少量石器和碎片;第二层为文化层,深 70 —96 厘米,出土有肩石斧、网坠、印模和少量陶片; 第三层为深土层, 文化遗物以石器为主, 陶片仅发现十一片,此外还有印模一件和石砧二件。石器以打制的有肩石斧为 主,制作原始粗糙,石料以坚硬的花岗岩为主。石斧器型有三种,一种是器身扁薄呈靴形,长柄,弧刃形或平刃,肩部 一 起棱;二是器身呈 形,弧刃居多,少数 月牙状,刃 部 厚;第三种 条形,平刃居多,最 达 27 厘米。据 推 , 里 新石器 代一个 大的村落,石器具代表性, 1983 年此 址被列 云 文物保 位。 走 址 区,各 石斧俯首是皆。 曾有人 描述忙 新石器 址: “面 些新石器,我 仿佛看到了先民 在 江沿岸的山地 平台上成群 地 作,他 手里 握着一把把小石斧,在拷打一 硬的野果或是在分割一 血淋淋的野牛 肉??,拾一 石斧,仔 端 先民的指 ,石斧上仿佛 留有先民的温 。 于我 代人来 ,它 是如此的粗糙而 陋,但在人 漫 的 史 河中,从旧石器 代到新石 器 代来 , 是一个了不起的 步和 ! ”面 此石器使人禁不往想起 4000 年前先民 在此辛勤 作、繁衍生息的 面。 忙 居住的少数民族村民主要是布朗族。 有人口 6400 多人,居全 少数人口的第四位。布朗族多住在山区 和半山区,少数住在 区的河谷地 。在 史的 河中,布 朗族与各少数民族 成了 密的 居关系和姻 关系, 开 疆, 展民族 作出了 极的 献。 布朗族自称“阿佤” 或“阿娃。” 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称其“蒲蛮”或“濮蛮。”傣族 称 布朗族 “拿娃”。解放以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 称 布朗族。 布朗族的起源 史悠久,是云 境内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曾 有 部落 治的 盛 代。 在三千多年前,布朗族先民就活 在 江以西的广大地区,他 和其他民族用 卵石打制成石斧、网 、印模。用网 捕 ,用弓矢狩 ,用印模制陶,以石斧 行耕作。后期 入 石并用 段。据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省博物 建 三十周年 念文 集》 勇撰《云南新石器文化》 文 : “ 至今日,先秦 期属于百濮系 的的部落之分布在云南地区者,即 展 南 系的孟高棉 系中的布朗佤、崩 (今 德昂)等兄弟 民族”。另据《云南文物》 1983 年第 6 期李昆生同志撰《云南原始文化族系 》 : “??位于 江中游的云南忙 大量用 卵石打制的石器,有 形、靴形、 条形等,以有肩石斧 特征,有 砂 陶共存,可知其 新石器文 化 址?? 一 型 址、与百濮族系有 多关系。 ”直到目前 止,云 境内凡是有 址的地方, 大都有布朗族人居住。忙 旧地基 址以北三公里的邦六,至今 是布朗族聚居 地。村民自称“蒲族。”漫湾 大平掌村以西二公里的“百 寨”石器 址, 在十万平方米的范 内都有忙 型的石器出 土。在“百 寨”的 坡地 曾流 着出了一个“濮蛮王”,“濮蛮皇帝”的 法。据此,可以 明忙 新石器 址就是布朗族先 民辛勤 作、繁衍生息的 所,忙 新石器的使用者就是布朗族的祖先。 布朗族没有文字,其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系的布朗语支。布朗、佤、德昂等族语法结构基本相同,部分的词汇相同或彼此有着对应的规律。布朗语和佤语都有弹舌音,听起来有刚健,柔和的感觉。多数布朗人通晓汉语。住在坝区边缘的布朗人受傣族文化影响,多数通晓傣语。 布朗族是由采集和狩猎的原始经济中过渡和发展起来 的。普遍信仰“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多以村头的古 丛林或古树木作为“神灵”的象征。宗教祭祀有:祭祀山神, 时间为每年腊月十六日,祭祀过程中有打歌和对歌活动;祭 龙,时间为春节后的第一个“属龙”日,布朗人与其它中华民 族一样认为龙与他们的祖先有密切的关系;祭青山,目的是 祭祀布朗族信仰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