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章生物复习题 及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第19章 群落和生态系统 1、群落及生境的概念? 群落(community)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并具特定功能的生物聚合体。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称为生境。 2、群落的主要特征? (1)多样性(diversity):组成群落的各种不同生物的多样化,包括物种的丰度(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和不同物种的相对数量(不同物种构成比例)。 (2)植物优势型(prevalent from of vegetation):陆地群落中某种植物占有优势。 (3)稳定性(stability):指群落具有抵制变化并在受干扰后恢复其原有物种组成的能力。 (4)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指组成群落的物种间的捕食关系。 3、种间相互关系? (1)种间竞争(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随种群密度增加接近环境容纳量,个体的有限资源减少,导致种间竞争。 (2)捕食(predation):消费者是捕食者(predator),被食物种是猎物(prey)。 4、竞争排除原理(competitive exclusion principle):两个种群竞争同一有限资源,期中一个种群增长,另一个种群走向局部灭绝。 5、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一个物种利用其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总和。 6、资源划分(resource partitioning):能使近缘物种在同一群落中共存的生态位分化称为资源划分。 生态位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结果是局部灭绝或进化成可利用另一些资源的物种(资源划分的结果) 7、拟态: (1)贝茨拟态(Batesian mimicry):一个可食的和无毒的物种模拟一个不可食的和有毒的物种。 (2)缪勒拟态(Müllerian mimicry):两个或更多不可食物种彼此互相模拟,期中每个物种都能得到一些好处。 8、关键种捕食者(keystone predator): 指可降低群落中竞争能力最强物种的密度,防止竞争力较弱物种被排除而有助于保持物种多样性。 9、寄生(parastism):两物种生活在一起,一物种受益而另一物种受害。 10、互惠共生(mutualism):双方都受益的种间关系。 11、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从没有生物、土壤开始的生态演替。 12、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一次干扰曾毁灭了现存的群落,但土壤仍完好无损。 13:群落结构的动态观: (1)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核心; (2)生态系统的代谢包括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两个过程; (3)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保持复杂的动态平衡; (4)生态系统是开放的、有序的。 14、营养级(trophic levels): 根据生物的主要营养来源把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分为不同的营养级,食物链中每一生物成员称为营养级。 15、食物链(food chain):以食物路径在营养级之间传递能量和营养素,联系群落中的不同物种。 16、食物网(food web): 生物群落中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使多条食物链彼此交联,形成食物网。 17、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三大类型: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指地球上各种化学元素,从周围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回到周围环境的周期性循环。 (1)气体型循环:大气圈中的CO2、植物、生物的细胞呼吸、大气(碳的非生物贮存库); (2)水循环:海洋/湖泊、蒸发、云、雨水; (3)沉积型循环:磷循环、岩石风化、水中沉积。 第20章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1、人类对生物群落有何影响? (1)人类对群落的干扰:大多数人类对生物群落的干扰是破坏性地减少物种多样性。 2.引入物种(introduced species):指人类从该物种原产地带到新地理区的物种。成为当地竞争优势物种,造成群落破坏。 危害:造成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地球物种多样性下降。 2、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类对生物圈的巨大冲击: 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变暖 生物种群数量下降 废物排放污染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环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影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向生态系统内添加完全新的物质 微生物的活动转化出毒性更大的产物 (2)对化学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干扰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人类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 ①CO2排放; ②大气臭氧的耗尽。 3、生物放大(biological magnification):食物网中的有毒物质沿着营养级逐步浓缩。 4、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生态系统多样性、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物种个体遗传多样性。 5、造成生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