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叙文考点十一:表现手法要辨清
一、【考点十一:表现手法要辨清】
点拨角度
点拨内容
考题形式
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答题方法
1.象征(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
3.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4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这样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6.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7.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違,中心突出。
8.虚实结合:鲜明地刻画人物性格,突显事物、景物特点,突出主旨。
9.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两者相互映村,构成一种情趣。
答题举例
1.《驿路梨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文中的梨花既是指漫山遍野盛开的洁白的梨花,也是指美好心灵的哈尼族小姑娘,更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的象征。
2.朱自清的《春》中对蜜蜂和蝴蝶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春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
3.《济南的冬天》通过对济南的冬天和北平的冬天进行对比,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4.《阿长与山海经》中开始写对长妈妈的“讨厌”,甚至“憎恶”是抑,后面写对她的敬意,是“扬”。
5.《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借景抒情,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皇帝的新装》中对各位大臣看织布进展情况时心理状况的描写,和皇帝对新装喜爱程度的描写,运用了讽刺手法,加强了批判性。
二、【考点例文】
又到麦浪翻滚时
周 霞
建议用时10~15分钟 本题满分14分
①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②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③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等麦收结束了,我们小孩子们就挎上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④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⑤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⑥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同学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漫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次北固山下》重点精讲.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和谐韵律奏华章.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近年中考考题链接.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精编练习(含答案).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文本解读.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文化积累.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综合练习1.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综合练习2.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作者简介.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观沧海》景情结合的特点.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技巧篇记叙文考点四:记叙线索要分清.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技巧篇记叙文考点五:句子作用答全面.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技巧篇记叙文考点一:把握内容是基础.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技巧篇说明文考点二:理清说明顺序.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技巧篇说明文考点三:掌握说明方法.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技巧篇说明文考点一: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专项动物植物篇《洪氏半边莲:花开半边,美艳动人》训练.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专项动物植物篇《神奇的鬼脸天蛾》训练.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专项动物植物篇《拥有再生能力的“鱼”人》训练.doc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说明文专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篇《感冒,真的能要人命》训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