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1.(宋)朱子《孟子序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序说 (宋)朱子 《史记 ·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 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 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韩子曰:“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 而不详。”【程子曰“韩子此语,非是蹈袭前人,又非凿空撰得出,必有所见。若无所见,不 知言所传者何事。”】 又曰:“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程子曰“韩子论孟子甚善。非见得 孟子意,亦道不到。其论荀扬则非也。荀子极偏驳,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扬子虽少过, 然亦不识性,更说甚道。”】 又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 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 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程子曰: “孔子言参也鲁。然颜子没后,终得圣人之道者,曾子也。观其启手足时之言,可以见矣。 所传者子思、孟子,皆其学也。”】 又曰:“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孟 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 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 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或问于程子曰:“孟子还可谓圣人否?”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处。” 程子又曰:“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 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又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 又曰:“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又曰:“学者全要识时。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若孟 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又曰:“孟子有些英气。才有英气,便有圭角,英气甚害事。如颜子便浑厚不同,颜子 去圣人只豪发间。孟子大贤,亚圣之次也。”或曰:“英气见于甚处?”曰:“但以孔子之言 比之,便可见。且如冰与水精非不光。比之玉,自是有温润含蓄气象,无许多光耀也。” 杨氏曰:“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至论仁、义、礼、智, 则以恻隐、善恶、辞让、是非之心为之端。论邪说之害,则曰:‘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论 事君,则曰:‘格君心之非’,‘一正君而国定’。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人能正心,则事 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心得其正,然 后知性之善。故孟子遇人便道性善。欧阳永叔却言‘圣人之教人,性非所先’,可谓误矣。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尧舜所以为万世法,亦是率性而已。所谓率性,循天理是也。外边用计 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 考证资料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