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初中记叙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农村中学生在记叙文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记叙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语文考试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一部分;也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只“拦路虎”。为此,我把乡村中学生在记叙文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一、二,以便对症下药。
知识面较狭窄,积累不甚丰富。
囿于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他们很难获得丰富的有益的课外书籍来弥补课堂中无法汲取的有关知识,来开阔他们的视野,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在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比较差,因为,语文的阅读就是一个感知——理解——想象——表达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远远超过他们在课本中所获得的那些知识。例如阅读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一文,如果学生知道其题目是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得来,便能把握这篇文章的中心了,也就是把握住了文章内容的一把总钥匙,这对学生理解词、句和文段的含义非常有帮助。另外,在阅读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选出下列古诗句中跟上文所写的内容和意境最相近的一项”,如果学生所积累的古诗词不多,对这样简单的题也无从下笔。在阅读中,我们还会遇到有关的天文、地理、历史等各学科的知识,所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阅读理解非常关键。
难以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中心主旨、脉络和结构。
无论是读,还是写,都要求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结构方式,就是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和领悟文章在“写什么”,又是“怎么写”的。如果读一篇文章,不明白它的中心主旨,找不出文中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把握不了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以及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事理,那就等于白读,就等于识字而已。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理顺了文章的结构层次,对字、词、句和文段的理解赏析和找出文中已作答了的问题的答案就容易多了。而我们大多数学生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他们面对阅读中的问答题就无所适从,即便下笔也只是草草几个字,文不对题,答非所问。例如:学生在做《杏花春雨江南》一文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就答得非常不准确、不完整。3.联系上下文,说说你是在怎样理解第⑥段中所说的“或许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缠绵的梦境,或许是一种难以愈合的伤痛”的。4.总观全文,“杏花江南春雨”指什么?你觉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做的第三题表述不准确更不完整,他们找不着文中关键的句子从两方面答,即为什么是“梦境”和“伤痛”。做第四题时就因为没有读懂文中的主旨,不知道作者所写的“杏花江南春雨是”写出的一种传统的诗意的生活,(这可从文中的“江南是一种时光无法磨灭的诗意,一种藏在心灵角落的柔情,是长期缠绕在思念之中的情结”一句和文中所写的古代诗人和近代的著名画家的作品去把握)所以答案就太离谱了。
对文中词、句含义的理解肤浅。
由于学生存在第二个问题,所以对文中词、句的赏析和含义的理解又是一大难题。他们不能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把握词句的具体含义,只会懂词、句的浅层意义(也就是表层的字面意思),不能从词的引申义、比喻义和象征意义去理解某个词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也不能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去理解句子字面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含蓄的、双关的、暗示的、特殊的含义(也就是句子的深层的含义)。其实,所要理解的句子在记叙文中都有其明显的特征,它们有的是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有的是具有哲理性的还有的是一语双关的,或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如果能从抓住中心,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结合语境来分析回答就会切题,也会比较完整了。例如巴金的《我的心》一文中有这样一道题4.文章两次提到的“人心的沙漠”,其内涵是什么?在做这道题时我们就要知道作者所写的“我的心”,是一颗正直、善良、仁爱、美丽的心,可是,当作者带着它走遍世界,却被人间的灾难、血泪、凌辱吞没,无法使它润泽苍生;作者所写的“ 我的心”,是一颗追求幸福、光明、和平、理想的心,可是,当作者带着它在现实中展开自己的追求时,得到的却是苦难、丑陋、悲伤、、、、、、这一中心意思,再加上这句明显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所以我们就知道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句来揭示当时社会的冷漠、腐朽,人们处于缺乏良知与仁爱,失去正义与和平的可悲境地。由此可见,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
四、所学的知识不能迁移。
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了很多课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中某句的含义及作用、文章层次的分析和文章写法的借鉴都一遍又一边,甚至无数遍的详细讲解,学生是乎也做了笔记,可到了课外阅读做题时他们就把所写的知识全抛之脑后,胡乱做一通。例如在赏析环境描写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时,我们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就多次学过。《我的叔叔于勒》“天边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CAD:CAM(UG)教案新模板(课次4)2-3 压板的草图绘制.doc VIP
- 富士XA5说明书.pdf VIP
- 针灸学习题集全.pdf VIP
- 固相反应第一节引言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第三节固相反应动.ppt VIP
- 肇兴侗寨旅游地用地格局演变.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硼-10酸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GB_T13077—2024铝合金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VIP
- 贝克休斯钻井堵漏材料及工艺.pdf VIP
- 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警监测与评估体系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10∕T 286-2022 林木食叶害虫防治效果评价验收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