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 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1],始僦[2]舍以处。时盛夏蒸焕,土居 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3]郡学[4],东顾草树郁然,崇阜[5]广水,不类乎城中。并[6] 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白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 杠[7]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8]有 国,近戚孙承右[9]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 得之,构亭北磕[10],号“沧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阳乂竹,无穷极。澄川 翠十,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 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 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锚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 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 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启子,有一失 而至 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 [11],不 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 [12]万古。尚未能忘其所 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注释 沧浪亭,在今7工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琼的花 园,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 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苏舜钦购得。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本文作者用 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的始末。 [1] 吴中:今7工苏省,大致相当于春秋时吴国地方 [2] 租赁 [3] 过:拜访 [4] 郡学:苏州府学宫,旧址在今苏州市南,沧浪亭就在其东面 [5] 崇阜:高山 [6] 并(bd ng):通“傍” [7] 杠:独木桥 [8] 钱氏:指吴越王钱锡 孙承祐:吴越王钱俶的小舅子,任节度使,镇守苏州,在苏州大建园亭 北磕:北边曲岸上 冲旷:冲淡旷远,这里既指沧浪亭的空旷辽阔的环境,也兼指淡泊旷 适的心境 闵:同“悯”,悲悯。 译文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 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 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 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码头宽阔的水面,不像在 城里。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白步,有一块荒地,方圆约六十 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 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佑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 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来回地走,最后用钱四万购得,在北面 构筑亭子,叫“沧浪”。南面是竹北面是水,水的北面乂是竹林,没有穷尽,澄 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 候更宜人美丽。 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 回去,或把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 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 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相计较,同这样的情 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 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在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 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问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 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 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 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 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 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 钻营,因此乂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 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三=兰.源 多套i= 二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