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6题。(共9分)
【甲】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 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 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 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 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 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①日:“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 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②耳。 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③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④ 蒸远能举其名,惜忘之矣。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⑤以就流水。 余作是地杂诗,有日:“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金井银床无用处,随心引取 到花畦。”记其实也
???(选自纪旳《阅微草堂笔记》卷八) ???注:①[佐领]地方官员。②[绠(g岔g)]绳子。③[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④[格 物]推究事理。⑤[卜地通津]选择了渡口为城址。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一寺临河干?干:?????
⑵ 乃卜地通津以就流水?就:????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特汲须修绠耳???静以修身??? B ?蒸远能举其名???有仙则名
? C ?不知其二者多矣??其真无马邪?? D ?棹数小舟,曳铁钯??曳屋许许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 (2)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翻译:
?????????????
【乙】文中佐领准确找到水。阅读两文,???????????????【甲】文中老河兵正确判断出石兽的位置, 说出他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共同原因。(2分)
【乙】文中佐领准确找到水。阅读两文,
???????????????
?答:
【乙】文中“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内清泉尽向西”一联诗句使我们了解了乌鲁木齐 城水
源的走向源自于地理特点,由此你想到的能体现某地区地理或物候情况的古诗文语句 是
“ ????????????( 1 分)
答案:
(1)河岸????(2)靠近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 分)
D (2 分)
(1)怎么能被突然上涨的河水带着它离开原地呢?
(2)伊犁城中没有井,(当地人)都出城从河中取水。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 分)
示例1:他们都能根据丰富的实践经验,运用逻辑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作 出合理推断。
示例2:甲文中,老河兵有多年治河经验,他合理分析了沙、石、水之间的关系,得 出了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乙文中,驻守伊犁的佐领了解当地情况,合理分析了土、树、 水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此处有水可以打井的结论。
(共2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1:门前流水尚能西????示例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共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