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3海港总平面设计应贯彻节约岸线、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的方针,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防治 污染。 1. 1港址选择应符合国民经济发展和沿海经济开发的需要,并应满足港口合理布局的要求。港口的性质和规模应 根据腹地经济、客货流量及集疏运条件确定。 1. 2选址应根据港口性质、规模及船型,按照深水深用的原则,合理利用海岸资源,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并应进 行多方案比选。 2. 11*选址应充分考虑港口工程与泥沙运动间的相互影响,避免导致港口严重淤积和海岸或河口的剧烈演变。 1. 1平面布置应以港口发展规划为基础,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远近结合和合理分区,并应留有综合开发的余地。 各类码头的布置既应避免相互干扰,也应相对集中,以便于综合利用港口设施和集疏运系统。 2. 3*船舶回旋水域应设置在进岀港口或方便船舶靠离码头的地点。其尺度应考虑当地风、浪、水流等条件和港 作拖船配备、定位标志等因素,可按表 4.2.3确定。回旋水域的设计水深可取航道设计水深。 船舶回旋水域尺度 表423 使用范围 回旋圆直径(m) 有掩护的水域,港作拖船条件较好,可借岸标定位 2.0L 无掩护的开敞水域或缺乏港作拖船的港口 2.5L 允许借码头或转头墩协助转头的水域 1.5L 受水流影响较大的港口,垂直水流方向的回旋水域宽度为( 1.5?2.0 ) L;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为(2.5?3.0 ) L 注:①回旋水域可占用航行水域,当船舶进岀频繁时,经论证可单独设置; ②L为设计船长(m) 4.2.9*港池和航道间的连接水域,应满足船舶进岀港池的操作要求,其尺度可根据港池与航道间的夹角和船舶转弯 半径确定。船舶转弯半径,自航为 3倍设计船长;拖船协助作业为 2倍设计船长。 3. 3有掩护港口的码头前沿高程为计算水位与超高值之和,应按表 433中的基本标准和复核标准分别计算,并 取大值。 码头前沿咼程 表4.3.3 基本标准 复核标准 计算水位 | 超高值(m) 计算水位 超高值(m 设计高水位(高潮累积频率 10%勺潮位)| 1.0 ?1.5 极端高水位(重现期为 50年的年极值高水位) 0 ~ 0.5 注:①计算水位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海港水文规范》的有关规定确定; 位于陆沉地区的港口,码头前沿高程应适当留有沉降富裕量; 当码头附近陆域过高时,为便于同铁路、道路在高程上的合理衔接,码头前沿高程经论证后可作适当调整。 4.3.5*码头前沿设计水深,是指在设计低水位以下的保证设计船型在满载吃水情况下安全停靠的水深。其深度可按 式(4.3.5-1 )和(435-2 )确定。 4.3.6*码头泊位长度,应满足船舶安全靠离作业和系缆的要求。 4.4.4*除油品码头以外的其他危险品码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4.4.1当危险品数量较少时,其装卸作业可与港区其他码头泊位混合使用,但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 4. 4. 2当危险品数量较大且货源稳定时,可设置专用危险品码头,其布置可根据危险品性质参照油品码头及其 他有关规定确定。 4. 4. 5油品及其他危险品码头,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相应的消防和安全设施。 4. 5. 8*防波堤和口门的布置应使港内有足够的水域、良好的掩护条件、适应远期船型发展、减少泥沙淤积及有利 于减轻冰凌的影响,并应减少防波堤的长度。 4. 5. 11*防波堤口门的有效宽度 Bo应为设计船长的1.0?1.5倍,Bo见图4.5.11-1 。 4. 7. 1*选择锚地时,应考虑便于船舶寻找和方便设标,并满足各类船舶锚泊安全要求。 4. 7. 3. 1锚地的边缘距航道边线的安全距离:港外锚地不应小于 2?3倍设计船长;港内锚地采用单锚或单浮筒系 泊时不应小于1倍设计船长,采用双浮筒系泊时不应小于 2倍设计船宽。 4. 7. 3. 2港外锚地水深不应小于设计船型满载吃水的 1.2倍。当波高(H4%超过2m时,尚应增加波浪富裕深度。 港内锚地水深应与码头前沿设计水深相同。 4. 8 1*进港航道选线应结合港口总体规划,适当留有发展余地。必须在满足船舶航行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当地自 然条件、引航距离、航标设置、挖泥数量、施工条件和维护费用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 8 . 7*单、双向航道宽度可分别按式(4.8.7-1 )和式(487-2 )确定。 . 8 . 8*进港航道水深应按式(4.8.8-1 )和式(488-2 )计算。 . 10 . 3港区陆域布置应结合装卸工艺流程和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各种运输系统,并应合理组织港区货流和人流,减 少相互干扰。 . 1 . 2*装卸机械设备应根据装卸工艺的要求选型,并综合考虑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能耗低、污染少 和维修简便等因素。 5.1 . 7采用大型移动式装卸机械时,应设置检修和防风抗台装置。 . 3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