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院推荐并提交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的候选个人或集体.docVIP

2009年全院推荐并提交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的候选个人或集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全院推荐并提交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的候选个人或集体41个(10名个人,31个集体)。经过4个专业评审组初评,共有18个候选个人和集体提交本届评审委员会评审。 2009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获奖个人和集体 1、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4、神舟七号伴随卫星研究集体(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5、可视化铸锻技术研究集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工程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2000年至2007年,完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预研、设计、建造与调试。CSR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大规模、高能量、全离子加速的重离子冷却储存环系统,属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实施对开展更广范围更高精度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重离子治癌方面有着重要意义。CSR是利用原有的回旋加速器系统作注入器,采取双环结构,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低能区提高到中高能区;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空心电子束对高能重离子束的冷却;并首次对100毫秒量级的短寿命滴线核素63Ge、65As和67Se的质量进行了高精度测量;同时还实现了储存环高能重离子束变能共振慢引出,使每个引出束团能量可调,为深部肿瘤临床治疗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詹文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作为工程经理组织完成工程建设。全面负责实验终端及实验设置,提出的高精度质量测量方案已取得初步成果。 夏佳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提出了兰州冷却储存环CSR概念;完成了总体设计及物理设计;主持完成了CSR总体调试与试运行。 原有进(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完成注引系统建设、控制物理设计。提出并完成剥离注入,变谐波加速,多虚拟加速器等关键技术。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袁平、乔为民、高大庆、杨晓天、满开第、赵红卫、肖国青、魏宝文、杨晓东、蔡晓红、徐瑚珊、宋明涛、马力祯、何源、周忠祖、许哲和刘勇。 2、中国地域空间开发的理论体系研究及重大规划实践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坚持为国家重大地域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需求服务的科研道路,建立了以点轴系统、地域功能和空间级联系统等理论构成的地域开发理论体系,主持完成了《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影响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大规划,创建了我国区域规划技术流程和功能区划技术规程。地域开发理论体系和区域规划技术规程成为我国当今开展地域规划的核心理论基础和重要技术方法。连续出版《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对我国地域开发重大战略进行科学论证和咨询,为我国调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模式、支撑汶川灾后重建方案制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促进了城市化政策调整;指导了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与重大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 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构筑了区域发展均衡模型,主持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京津冀区域规划研制、汶川灾后重建承载力评价工作。 金凤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提出了空间级联系统组织模式和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理论,主持了东北地区振兴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 研究集体主要完成者及工作单位: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毅、陈田、刘卫东、方创琳、刘彦随、张文忠、毛汉英、蔡建明、董锁成、甘国辉、徐勇、刘盛和、吴绍洪、李丽娟、王英杰、王传胜和刘慧。 3、万吨级“煤制乙二醇”技术攻关研究集体 研究集体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研究集体主要科技贡献:在小试技术和模试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完成了煤制乙二醇技术的百吨级中试和万吨级工业试验,成套技术于2009年3月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技术世界首创,领先国际同类水平。成套技术包括:(1)氨氧化技术用于补充草酸酯合成中的氮氧化物气体。(2)高活性工业CO气体脱氢净化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3)高活性的CO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4)NO氧化酯化工艺技术。(5)消除排放气体NO污染的工艺技术。(6)高活性的草酸酯催化加氢合成乙二醇催化剂及其工艺技术,乙二醇产品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4649-93优级品的标准。 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工作单位)及主要科技贡献: 陈贻盾(中

文档评论(0)

171****92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