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白居易和
;绪论;新乐府运动;;;一、张籍、王建的诗歌创作
时号“张王”。
1.张籍
“俗人俗事”,以一人一事入手反映社会。
风格平易本色,实耐人寻味。“看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
;《牧童词》张籍;《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岑参《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第一节 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 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 《簇蚕词》王建 ;第一节 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 歌思潮与诗歌创作;1.乐府诗的创作;;;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倡导新乐府,作品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
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其一生,大体上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期;“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新制布裘》;少经离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他考中进士,贞元十八年应拔萃科考试,被授秘书省校书郎,与元稹一道开始了仕宦生涯。;元和元年(806),在应制举时,白居易曾和元稹闭门思考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写下了七十五篇“对策”,这些后来被编为《策林》的政治短论,涉及了当时社会各方面问题。;元和元年(806),他被任命为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不久召回长安任翰林学士,元和三年至五年任左拾遗。;他屡次上书,反对宦官掌兵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又创作了包括《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在内的大量政治讽谕诗;元和六年(811年)四月,因母亲去世,白居易丁忧居渭村,而他的爱女金銮子也在这一年夭折。;元和九年(814年)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者,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因当时朋党之争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年)出为杭州刺史,从此思想进一步消沉,诗云:“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世事从今口不言”。;晚年,他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结社,捐钱修寺,自号香山居士。;后期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 ; 他悔恨自己“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而力求做到“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他缄默了,不敢再过问政治了:“世间尽不关吾事”、“世事从今口不言”,他认为“多知非景福,少语是元亨”。为了避免牛李党争之祸,他为自己安排下一条“中隐”的道路。这就是不做朝官而做地方官,以地方官为隐。因此他力求外任,在任杭州和苏州刺史之后,又“求致身散地”,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洛阳度过最后的十八年“似出复似处”的生活。;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间。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在这种消极思想的支配下,白居易的诗歌也丧失了它的战斗性和光芒。大量的“感伤诗”、“闲适诗” 代替了前期的“讽谕诗”。;白居易主导思想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二、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①关心时事。
②反映现实。
2.“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
①关切民生疾苦。
②补察时政。;三、白居易的诗歌创作;白居易诗歌分类
①讽喻诗②闲适诗③感伤诗④杂律诗
《与元九书》:“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中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绝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余首,谓之杂律诗。”;讽喻诗;讽喻诗;讽喻诗;讽喻诗;讽喻诗;讽喻诗;讽喻诗;感伤诗;感伤诗; 陈鸿《长恨歌传》载:“元和元年(806)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于周至,鸿与琅耶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