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泳学习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调歌头 ·游泳》教案 教材分析 : 《水调歌头 ·游泳》是人教版中职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第一册第二单元 的诗歌鉴赏课文, 是诗人毛泽东抒发心中炽热的爱国激情, 立志扭转乾坤, 体现 雄心壮志的一首好诗。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味其不畏艰险,急流勇进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让学生在获得审美快感的同时学到相关知识,陶冶情操,涵养心灵。 2、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背景材料,深入分析诗词的思想内容,并进而理解表现形式,特别是情景交融、联想与想象、运用典故等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从听觉上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通过朗诵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美感, 练习飞并驾驭自己的想象力;进而练习用优美的语言把自己的想象表达出来, 记录下来。教学重点 : 1、理解句意,概括此词的中心。 2、理解本词中的想象,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 :诗词中的联想与想象 教学过程: 1、时代背景:这首词作于 1956 年 6 月初。当时国内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胜利完成,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 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形势十分喜人。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地巡视南方, 三次畅游长江,并把这些感受寄寓于这首词中。 读了这首词便能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气氛和诗人强烈的感情。 2、了解词的思路,初步理解词意。 提问:上阕写了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写了游泳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横渡长江,与风浪搏斗的豪情。 提问:下阕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描绘治理长江的现实图景和光辉前景, 表现了诗人的伟大气魄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提问:上阕写游泳, 下阕写治理长江的宏图, 诗人在构思时是怎样把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 明确:主要靠诗人的联想。 联想是构思诗篇不可缺少的环节。 有了奇特巧妙 的联想,才能写出新颖独到的诗篇。本词上、下阕,从表面上看写的似乎是两件 不相关的事,实质是环环相连,丝丝入扣,密不可分。本词由横渡长江即目所见 的情景和触景而生的豪情, 自然地联想起孔子的名言。 由大江东去, 日夜奔流的 情景,自然地联想到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 一日千里。这就从上阕 顺理成章地转入下阕, 畅想建设长江的宏图, 开拓出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本词思 路顺畅,境界开阔。 3、边读边讲,师生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提问:课文注释告诉我们,这两句的意思是,刚到过长沙,又来到武昌。如果素朴地照实写来,便索然无味。本词的表述,却效果很好,其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 (1)用了两首民间歌谣,以两个带地方特色的事物来指代长沙和武汉,并点明游泳的地点,这就显得意趣盎然。 “长沙水 ”,指长沙南门口 “白沙井 ”的井水。白沙井水,名 “沙水 ”。民谣: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沙水清澈甘美,驰名远近,在这里指代长沙市。 “武昌鱼 ”,因主要产地在湖北省古武昌县(今鄂城县)的梁子湖而得名。三国时吴主孙皓(孙权的孙子)从建邺(今南 京)迁都武昌,当时有人反对迁都,编出童谣: “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 ” 词中这两句便是从这些歌谣演化出来的。 (2)用 “才”“又”两个副词相互呼应, 表现出时间的短暂和行程的紧促。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这句话写游泳时所见。极:尽。楚天:楚地的天空。大意是:横渡波涛汹涌的万里长江,放眼远望,觉得楚地十分开阔。 提问: “舒 ”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明确: “舒 ”字既写诗人所见,又写诗人所感。景和情在这里有机地融合在一 起。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提问:这三句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这三句的大意是:任凭长江上风吹浪打,在水里游泳,不过如清静的庭院里随意散步一样。 今天的游泳使自己体会到一种真正的舒畅。 在表达上运用对比的方法。江面上风急浪高,充满着危险;在清静的庭院里散步,既轻松又安 稳。诗人把两者加以比较, 认为风急浪高并不可怕, 还不如 “闲庭信步 ”。一个 “胜”字,抑前扬后,非常巧妙。经过这样比较,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在风浪中游泳的轻 松自如,并抒发他迎战风浪,急流勇进的革命豪情。宽馀:宽余,宽阔舒畅的感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逝:过去、消失。斯:这,指流水。夫:语气助词,相当于 “啊 ”字,表疑问中兼有感叹。 这两句的大意是:孔子在河边上说: “一切事物的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吧! ” 提问:这两句在词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既是对上阕内容的总结, 又为转入下阕作了准备。 孔子这句名言常被人用来勉励人们珍惜时间, 自强不息。诗人在这里赋予新的含义, 即勉励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也要珍惜时间,只争朝夕。有了这两句诗的铺垫,就很自然 地转入下阕,描写治理长江的宏图。按一般规定, “逝者如斯夫 ”前面要有引号。 词

文档评论(0)

187****5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