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迹》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的线索来记叙事件、抒发感情。
2.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
3.欣赏品味清新优美、富有诗意的散文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教学难点:1?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2?对外婆形象的认识。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搜集有关咏月
的诗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留下了很多的名篇佳作。那么
当你赏月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二、出示目标:检测预习:ppt
三、会晤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当代小说家,散文家。1975
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
《晚唱》《商州散记》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浮躁》《废都》及直传体
长篇《我是农民》等;他的散文常由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俗而又俗的平常事
物写起,引出一个充满寓意和深度的哲学命题,散文集有《月迹》《心迹》《爱
的踪迹》等,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论集》等,他的小说作品带有浓郁的
地方色彩。《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
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浮躁》
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文版及港台版本。
现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
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媚
自然。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分角色、个别、集体)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五、质疑探究:
(1)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
原来月亮是长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品味: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
写活了,形象逼真。
(2)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
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品味:透过这样的描写手法,我们似乎窥见了孩子们水晶般的心及他们对美好
未来的憧憬。
“(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
“
品味:表现孩子们的好奇心理,以及对事物勇于探索的品质。
(4)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品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
“
希望无处不在。
(5)“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品味:这里的月亮
已不再是自然界中的景物了,而是美好事物,孩子们心中美好梦想的化身。
(6)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品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
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六、合作交流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
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
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
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
或经历了什么,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失望。?(指
名朗读)(板书: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
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指名朗读)(板书:院中之
月——争执)
寻月寻出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
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板书:沙滩之月——满足)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
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