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辽东边墙建置沿革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辽东边墙建置沿革考 ■张维华《晚学斋论文集》1986年11月第1版 辽东之地,古有秦边,年久废圮,遗址无存。万寿堂刊李贤〈〈大 明一统志》卷二五载辽东古长城云: 即秦时蒙恬所筑,其在辽东界 者,东西千余里,东汉以来,城皆湮没。”此后历代帝王,迭有建置, 然亦旋置旋废,故迹久湮。元代混一,不欲立边白限,墙堑无修。至 于有明,驱逐元蒙,奄有海内,元蒙不时南进,北疆时扰,抨御之功, 多资边墙;辽东为明九边极东之地,势居要冲,白亦置边卫守。考明 人置边,以蓟镇为最早,事在洪武初年。〈〈后知不足斋本》许论〈〈九 边图论 蓟镇篇》云:我太祖既逐元君,乃即古会州之地,设大宁都 司,营州等卫,而封宁王,与辽东宣府东西并列,以为外边。又命魏 国公徐达起古北口至山海关,增修关隘,以为内边。 ”敷文阁聚珍版 本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八论山海关之边墙云。 南抵海,北 抵南山绝壁墙外后池,古称长城,徐武宁建治增,增设墩台防守。 又敷文阁本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 0云;明初既定元都,洪 武二年,大将军达叠石为城(原注:即今南口城也),以壮幽燕门户。’ (按此均为徐达始置蓟边之证,而辽之置边,则为时较晚。 〈〈读史方 舆纪要》卷三七载成化二十年边将邓钱言,调永乐时已置边墙, 永乐时筑边墙于辽河内,白广宁东抵开元,七百余里。 ” 然其言似难视为定论。〈〈全辽志》(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明刊本)卷 五艺文志载李善〈〈奏复辽东边事疏》云: “??…窃见辽东边事疲敝,臣至辽阳开原,询及故老,皆云宣德 年间,本镇初无边墙,时唯严了望远烽蟆 夫宣德间既无边墙,永乐去宣德尚早,何得有之?然只此一语尚 不足为证也。又本书〈〈辽东边墙》篇云: 国初毕恭守辽东,始践山因河,编木为垣。久之乃易以版筑, 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此其能亦无下于蒙将军(恬)者与。 ” 此于毕恭始建辽边之说,似甚确定。考毕恭仕辽,乃为巡抚王翱 所荐举,而其置边,亦即于此任官之时,〈〈全辽志》卷四〈〈宦业志》 云: “(毕恭)字以谦,前屯卫籍,其先山东济宁人。巡抚王公翱, 荐恭有文武才,由百户举升流官指挥佥事。图上方略,开设边西边堡 墙壕,增置烽墩,兵威大振,虏人畏服。进署部指挥佥事,奉守备 宁前地方,在任五年,边鄙宁谧。” 毕恭既承王翱之命,修置辽边,则王翱督辽之年,即毕恭置边之 年,其理甚明。然则王翱督辽为何年乎?〈〈明史》卷一七七〈〈王翱传》 载其督辽之事云: 七年冬(正统),提督辽东军务。……翱乃躬行边,起山海关抵 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练将士, 室鳏寡,军民大悦。” 又方孔焰〈〈全边略记》卷一亦载其事云: 时辽东守将屡失机,朝廷以为忧,乃命王翱往督之,令便宜行 事。……蹴月躬出巡边,白山海关直抵开原,高墙垣,深沟堑,五里 为堡,十里为屯。择燧斥蟆,珠连壁贯。” 是王翱于正统七年督辽,似无大误。置边之举,既为王翱所亲督, 故〈〈明史》与〈〈略记》,即以此事属之,而又为毕恭所躬与,故〈〈全 辽志》亦以此事属之,事虽分述,实则为一。 惟白〈〈明史》与〈〈略记》观之,似建边辽东为正统七年一年之事, 而白〈〈全辽志》观之,则又似非一年所能毕工。按白山海关至开原, 绵亘千余里,先则编木为垣,后乃易以版筑,虽其间不能无陷缺,亦 决非一年所能成功,〈〈辽志》言恭在任五年,当是建边之举,为正统 七年至^一年间事也。 毕恭建边之年,既约略可推,然则其经行之道里为何如乎?〈〈明 史》与〈〈略记》只言 自山海关至开原”,然语过简略,无可推究。大 抵白山海至广宁一段,为沿边界而行,而白广宁至开原一段,则迂曲 折转,出人意想。〈〈全辽志》卷五〈〈艺文志》载李善〈〈奏复辽东边事 疏》云: “??…又旧行陆路,白广宁直抵开原,三百余里。先年烧荒,东 西兵马,会合棋盘山。东北至开原平顶山中,有显州废城,辽之中京, 肥饶之地,不下万顷。白毕恭立边,复置境外。 ” 按棋盘平顶二山,顾祖禹谓在塞外(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七 注),棋盘山近广宁(〈〈纪要》卷三七引李善语,谓 广宁棋盘山”,则 棋盘近广宁可知),平顶山近开原(按〈〈纪要》卷三七有平顶山,谓: 司东百里,山周三十里,其顶平旷,可资耕稼。”〈〈大明统一志》亦 同此说,如从其言,则平顶山为边内地,不当作塞外,其说待考。 ) 显州废城,顾氏谓即辽滨城(亦见〈〈纪要》卷三七注文) ,在沈阳西 北百八十里(见〈〈纪要》卷三七辽滨城条)。凡此诸地,均近于边, 李善之意,盖欲白广宁筑边,直达开原,既可减省道里,亦可纳诸地 于境内。而毕恭竞弃置境外,则可知毕恭所置之边,深在内地,且迂 曲以达开原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七)引成化二十年边将邓钱言 辽东置边之事曰: 永乐时,筑边墙于辽河,内白广宁东抵开元,七百余里,若就 辽河迤西,径抵广宁,不过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