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1——从自杀论看魏宁格崇拜.pdf

[材料分析]1——从自杀论看魏宁格崇拜.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 《自杀论》看魏宁格崇拜 1902 年的春天,奥托.魏宁格的著作 《性与性格》在 1902 年的春天出版,这本极端宣扬 唯我论的书,总体上得到了相当差的评价。一年之后,1903 年的10 月4 日,23 岁的魏宁格 在黑西班牙人路贝多芬去世的那所房子里开枪自杀。他采用了一种特意带象征意味的举动, 在自己视为最伟大天才的那个人家里自杀开枪。他的死带来了强烈的效应,立马就有人撰文 在始兴的新锐刊物 《火炬》上声称此书是:“一本令人敬畏的书,可能解决了一切问题中最 困难的问题。”就这样,诞生了魏宁格崇拜。随即,大量追随者跟随他的脚步开枪自杀。 魏宁格自杀案引发了很多起仿效的自杀案件。他成为了维也纳的偶像人物。他自杀被视 为他的书中逻辑验证的结果,这给这起自杀案蒙上了一层无法忽视的文化和智性以及道德的 气息。他的自杀,不是被视为对苦难的怯懦逃避,而被视作一种伦理行动,一种对悲剧结论 的勇敢接受。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 《西方的没落》里说,它是一种 “精神抗争,”奉献 了 “晚近的宗教精神呈现出的最高贵景象之一。” 理论上,魏宁格的自杀无疑是涂尔干在 《自杀论》提到的利己主义自杀的典型体现。这 源于个人和社会整合纽带的断裂。他一生的逻辑写照,《性与性格》是一本典型的唯我论作 品。这部书的逻辑是利己主义的。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涂尔干在 《自杀论》的第六章 里提出的利己主义自杀理想典型的影子。涂尔干在第六章里这样描写利己主义自杀者的典型 心态: “某种长期的忧郁状态触发了行动,事业,公职,有益的劳动甚至家务只能引起自杀者 的冷漠和厌恶。他不愿意摆脱个人的圈子,相反,思考和内心生活成为了他的全部活动。由 于避开了周围的一切,所以他只能意识到他自身,把自身当作他固有和唯一的思考对象,把 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当作他的主要任务。但是这种专注扩大了他和外界之间的鸿沟。一个人 一旦自爱到这种地步,他就只能进一步脱离不属于他的一切,并且进一步把他的孤独视为神 圣不可侵犯。思考是某种个人的,利己主义的东西。因为一个人只有在脱离客观世界重新回 到主观世界时才能思考。因此,全部活动都转向内心思考的人对他周围的一切变得无动于衷。 他之所以恋爱,并不是为了献身给另外一个人,也不是为了和另外一个人一起生儿育女,而 是为了对他的爱进行思考。他的情欲只是表面上的,因为这种情欲不能开花结果,他的情欲 消失在形象的徒劳结合中,不会产生自身以外的任何结果。” 只爱自己,长期忧郁,专注内心,对外界的无动于衷——涂尔干这一段对利己主义自杀 的典型概括在 《性与性格》之中得到了良好的对照。魏宁格反对性欲,强调自爱。他对自我 的追寻强烈到一种偏执的地步,认为要么达成目标,要么死亡。魏宁格的论证是这样的:他 在书的第一部分力求确立这样一点:所有人在生物学上都是双性的,都是男性和女性的混合。 这样就有了心理类型的男女之分,一种柏拉图理念。随即,他在第二部分将女性的心理类型 贬低为缺乏自由意志,没有灵魂,没有自我,也没有性格的存在。女人的本质是专注于性。 她们不能用概念清晰的思考,只能用一种模糊的涵拟去体会,并且寄希望于男性替她们澄清 这种模糊的概念。也正因为她们无法清晰的思考,所以她们没有清晰的判断,没有对错之分。 那么女人就是不真实的,不道德的,出于她们对逻辑和道德律令的无知,也就不能说她们有 灵魂和自由意志。然而男性却不同。男性可以做出选择,去逼近那男人的最高类型:天才。 最远离涵拟阶段的意识,具备最强的明晰和清澈。天才是最高的道德,因此每一个男人都应 该以此为责任逼近,那就要求他们不断的思考,反思,澄清,找到真实的,更高的自我,成 为天才。通向这种自我道路的一种途径就是爱。魏宁格这样写道: “在爱中,男人只爱他自己。爱的不是他的经验自我,不是软弱和粗俗,不是他外表显 露出的挫败和卑微,而是爱他想要成为的一切,爱他应该成为的一切,爱他最真和最深的清 晰本性——免于一切必然性的束缚和尘世的败污。” 这段话无疑是利己主义自杀典型的一个关照。只爱自己对应了对周围事物的无动于衷。 “不爱女人”,全心全意的“只爱自己”,人不光应该把全部精力投入这种对自我的思考中 去,还应该是这件事为他们的责任。魏宁格把男性和女性一分为二,通过对女性心理的贬低 来强调男性的责任,将他们放置于一种除了去追寻天才外没有退路的境况中。同时他也把个 人和社会分开,强调专注自我,把外界看做 “尘世的败污。”他把爱和性欲对立开来。爱属 于男人,而性欲属于女人, “男人应该爱的不是女人,而是他自己的灵魂,他自身的神性,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