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4 百年歌苦与千秋盛名——杜甫的接受与影响
大家好,今天我们这一讲讲杜甫的接受和影响。杜甫当然是我们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诗
人,今天是尽人皆知的。他是一位大诗人,可是他在他生活的时代,他的影响和名气远远没
有后世那么大,甚至可以说他是有点默默无闻的,这个有诗为证。大历四年的时候,晚年的
杜甫漂泊湖南,曾写过一首诗叫《南征》,在这首诗歌里头他喟然而叹,他说“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杜甫写了一辈子诗,漂泊了一辈子,追求政治的
功业也是一辈子,那么“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即是他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怀才不
遇的感慨或者说感喟,也是他的诗歌难觅知音、无人知赏的一种真实的描写。当时影响比较
大的《河岳英灵集》和《中兴间气集》,《河岳英灵集》选的是盛唐年间的诗,选的比如说王
昌龄、王维、李白的诗,《中兴间气集》选的是中唐大历年间的诗,这两个选本都是和杜甫
创作的时期相对应的,但是很遗憾的是,对杜甫的诗一首都没有选,只字未提,那么另外一
个,我们说杜甫在当时比较默默无闻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说,杜甫虽然和盛唐的一些大诗人
都有交往的,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讲王维的时候说王维和杜甫是好朋友,李白和杜甫是好朋
友,岑参和杜甫也是好朋友,那当然包括高适了,高适在四川做官的时候,给流落在四川的
杜甫也有过很大帮助和接济。那么他和这几位大诗人都有密切的交往,而对他们的诗歌也都
非常的推崇,比如说推崇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例如岑参的诗“岑参兄弟
皆好奇”,可是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这几位诗人赞美和评价杜甫的诗,杜甫给他们点过
赞,那几位诗人没有给杜甫点过赞。所以在那个年代,杜甫和其他几位大诗人相比的话,是
比较默默无闻的。杜甫之所以后来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诗圣,一代诗史、千秋诗圣,这是后人
重新发掘了他的诗歌的价值。我们说历史是最公正的审判官,有些人可能生前的时候浪得虚
名,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死了之后,过了多少年,历史对他进行了重新的评判,可能他名不
副实。而另外一些诗人可能生前默默无闻,可是经过了一个长时段的历史的检验,他的艺术
价值被重新的阐释,他由一个生前的寂寞迎来了死后的名声。那么杜甫就是他的诗歌的价值,
包括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重新被发现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他是诗歌经典化的一个标本。那
么在这样一个经典化的过程之中,首先是诗史价值的发现。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典籍分类里
头,有这么一个次序叫经史子集。其实这个排序也是按照重要性排序的,经是第一位,因为
儒家的经典是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必读的。史仅次于经,子部主要是一些难以归入经、集和史
类的一些笔记材料之类的。那么集部的排名是最靠后的,所以杜甫诗歌经典化的第一步就是
发掘他的诗史价值。甚至在宋代的有些评论家里头,杜诗可以当做史料去读,把他的诗歌变
成历史,把集部,因为诗歌属于集部,把排在第四的集部抬升到排在第二的史部,这样一个
诗史价值的发现,最早在晚唐的孟棨的《本事诗》里头就有记载,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
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孟棨的《本事诗》归在高逸
篇的这个里头,这一篇主要是讲李白的飘逸,由于李白和杜甫有交往,所以附带着谈到了杜
甫,称为诗史,他的影响力还没有那么深远。可是到了北宋欧阳修和宋祁修《新唐书》的时
候,负责列传的宋祁就把杜甫的这种诗史,通过正史形式得以确认,为他正名。《新唐书》
作为一部正史,他的影响力就超过了《本事诗》,而且当时很多的其他的评论家,对杜甫的
诗歌的历史价值也有非常深入的挖掘,诗史价值是杜甫经典化的过程中,他的地位的抬升的
关键一环。
接下来一环是从历史的记载到忠义之笔,也就是说,从他诗歌入手挖掘杜甫的人格。王
安石恐怕是拉开了杜甫忠义人格挖掘的序幕,他写过一首诗叫《杜甫画像》,它相当于是首
题画诗了,对杜甫的这种忧念苍生,这种仁爱精神非常的推崇。到了大文豪苏轼的时代,他
则明确的提出了杜甫思想价值的“一饭不忘君”的忠君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写在《王定国诗
集叙》里头,他写道:“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
饭未尝忘君也欤?”古往今来的诗人有那么多,为什么杜甫杜子美独得大名,难道不是因为
他流落饥寒、穷困潦倒、怀才不遇,但是一刻也没有忘记君主吗?看上去忠君意识似乎强调
得很厉害,其实苏轼写这一篇序,这篇序的赠予对象王定国是他的朋友兼学生,给他写的书
信里头也谈到这个意思,他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写的。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之后深陷困境,王定
国也受到连累,那么他为了鼓励王定国,用了杜甫这个例子,说要在困境之中要坚持自己的
人格,所以带有勉励朋友和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