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县中药材产业开发现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玉龙县中药材产业现状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位于云南西北部,是丽江撤地设市后 全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地跨东经 99°23′-100°32′, 北纬 20°24′-27°46′,东邻古城区,南接大理州鹤庆、 剑川两县,西邻怒江州兰坪县和迪庆州维西县,北邻迪庆州 香格里拉县,总面积 6392.6 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 面积的 95%以上,是集山区、贫困和少数民族为一体的典型的 山区贫困县,下辖 18 个乡镇 100 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20.7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95.5%。玉龙县地处金沙江 流域,跨横断山和滇西北高原,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生 态环境,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 气候 ”,孕育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有 200 多 种花卉、2000 多种药材、2900 多种种子植物,被誉为 “植 物王国”和 “药材之乡”。有 70 多种兽类、290 种鸟类和十 多种鱼类。尚存 20 多片完整的原始森林板块,称为 “长江 上游最后一座绿色堡垒”。气候属低纬度高原南亚季风气候, 境内海拔高差大,从 1300 米的金沙江边到 5596 米的玉龙雪 山,高差 4296 米,可分为高寒、低温、中凉和中温四种气 候类型。农业中立体气候、立体资源、立体农业的特点较为 明显。大部分地区年内温度升降变化幅度小,而昼夜温差较 大,干湿季分明,四季不明显,有温凉之更迭,无寒暑之巨 变。年平均温度 12.6℃,≥10℃的年积湿 2000℃以上,年 平均降雨量 800.6 毫米,5-10 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 80% 以上,7-8 月特别集中,年无霜期 200 天。土地资源丰富, 土壤基本属于山地红壤冲积型沙质土壤,且以黄棕壤和红壤 为主,土壤 PH 值 4.5-7.6 之间,土层深厚,具有夜潮性, 有 机 质 含 量 在 3.72-4.6%, 全 N126-0.234, 全 P0.0031-0.21%, 速 效 N195.2-207.8mg/kg, 速 效 P29-129mg/kg,速效K71-295mg/kg,自然肥力较高,增产潜 力较大。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576618 公顷,其中有林地 374931 公顷,森林覆盖率 49%,荒山荒坡面积 115.8 万亩,是云南 省的主要林区,植被保护比较完好,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 境优越,是天然野生药材资源富集之地。无论生态、气候、 土壤等都是种植药材的最佳适宜区,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区域优势。 一、玉龙县中药材种植历史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是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延续,地处 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衔接地段,兼有横 断峡谷和滇西北高原两种地形特征。境内山河壮丽得天独厚 的立体气候,是盛产中草药的主要县,根据《中药大辞典》 记载,我县境内有 2010 种中草药,有“药材之乡”的誉称。 全国有产的大多中药材我县均产,且驰名中外的云当归、 云木香、云茯苓等中药材品种源源不断的销往国内外,并深 2 受欢迎。远在清朝光绪廿年(1894 年)写的《光绪府志稿》 一书三卷物产部份记载: “当归,俱以丽产者发他省”。此 条记载说明,早在约一百年前的清代,当归已经是丽江的一 项重要出口商品,其引种种植年代就更早。一九三三年从印 度引种的云木香为国内首创。一九四五年丽江纳西族民间医 生和德昭家族编撰的《玉龙本草》收载丽江地方习用中草药 328 种。有数十种中草药在纳西族东巴经中就有记载,已有 几千年的历史。以上足以说明,丽江各族人民有着悠久的种 植、引种、采集、狩猎、加工销售中药材的历史。但由于长 期的封建统治,交通文化不发达,名贵珍稀的中药材资源未 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和大力发展,除当归、木香、茯苓、 秦艽、菖蒲等屈指可数的几种传统地道中药材及部份民间习 用的中草药材外,许多中药材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沉睡状态。 建国以来,党和各级政府部门十分重视中医中药事业的 发展。于五七、五八两年先后成立了丽江医药公司、丽江制 药厂、鲁甸国营药材场,茨可附片加工厂,与此同时,很多 区乡(公社、大队)相继办起了药材基地(场),如鲁甸药 材场,石鼓丽苴药材场、拉巴支药材场、五台药材场等,几 乎每个公社、大队(区乡)都有药材场和基地,开始了对中 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和销售等工作。在开发野生中药 材资源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积极引种试种”的号 召,开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