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 8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误落 一作:误入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 颠 通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注释
少:指少年时代。适俗:适应世俗。韵:本性、气质。一作“愿”。
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一说,此处 是三又十年之意(习惯说法是十又三年),诗人意感“一去十三年”音调嫌平,
故将十三年改为倒文
羁( ji )鸟:笼中之鸟。恋:一作“眷”。
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野:一作“亩”。际:间。
7 守拙( zhuō):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方宅:宅地方圆。一说,“方”通“旁”。
荫( yìn):荫蔽。
罗:罗列。
暧暧(à i ):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空室。余闲:闲暇。
樊(f án)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官场生活。樊,藩篱,栅栏。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参考资料:
1、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6:43-54
2、 曹明纲.陶渊明鲍照谢灵运诗文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24-28
3、 唐满先.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21-26
4、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53-59 赏析
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 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 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 还有清静的田园、 淳朴的 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这组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 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 快心情和乡居乐趣, 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 同 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 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 为保 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组诗集中体现了陶渊明追求 自由、安于清贫、隐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美好情操。陶渊 明写“归园田居
”其实是写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每首诗 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 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 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 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久在第一首诗主要是以追悔开始, 以庆幸结束, 追悔自己“误落尘网”、
久在
樊笼”的压抑与痛苦, 庆幸自己终“归园田”、 复“返自然”的惬意与欢欣, 真 切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 周旋应酬、 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 那种本领, 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 作为一个真 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 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 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 同时又是一个伏笔, 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 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 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 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 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 便是为了供养家小、 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 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 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 那是误入歧途, 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一去三十年”, 当 是“十三年”之误。 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 正好是十三年。 这一句看来 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