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备版张之洞对近代的贡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 术 论 文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发展的贡献 系 别: 物流与信息管理系 专 业 名 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 生 姓 名: 许泳杰 学 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 2011 年 1 月 29 日 摘要: 张之洞是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一办新式教育,二办实业,三练新军,四抵外辱。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 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其间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以及对教育、实业的发展贯穿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他是当之无愧的晚清功臣。 关键词: 张之洞、贡献、武汉、实业、学堂 正文: 一、在战事中的贡献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与投降派和一般的主战派不同,正确的认识到日本对中国的巨大野心,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舰”的正确主张,并历史性的提出了持久战的正确观点:“战即不能胜,岂可尽扫诸军?彼孤军远征,粮弹皆靠海运,分兵守则军势弱,不守则接济断,彼时一败即不能支”。 在辛丑事变中,他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指出:“自古 乱民无以御敌, 流言焉能兴邦”; “以中国之力与八国启衅, 不败不已; 八国乃联入华,不胜不休”。这在当时无疑是正确主张 二、大办实业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即卢沟桥——汉口,后来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另外一件是把武汉三镇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军事工业基地。 他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 18 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 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 湖北枪炮厂、 大冶铁矿、 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 国之冠,资本总额约 1130 万两白银。 毛泽东曾经说过:“重工业不能不提张之洞”。 1895-1913 年,武汉地区有厂矿 28 家, 仅次于上海的 83 家,多于天津的 17 家和广州的 15 家。资本总额 1724 万元,仅次于上海的 2387 万元,多于天津的 579 万元和广州的 431 万元,均居全国第二,武汉被称为东方的芝加哥,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 “汉阳造”此后闻名天下(汉阳步枪在八年抗日战争都还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 作用。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 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在其督鄂期间,湖北武汉在商业、工业、教育、金融、交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长足 发展,成为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界标。另外,“湖北新政”之所以成功,制 度创新是关键。据统计,张之洞督鄂期间,设置各类新机构 36 个,其中 25%是按清廷 的指示而设, 75%是按张之洞设。 明确标示出张之洞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新机构的设置, 既是张之洞锐意创新的标志,也是张之洞推行“新政”的重要手段。 因“湖北新政”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民族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倾向革命的 士兵,最终成了清王朝的埋葬者。 三、办新式学堂 办新军办新式学堂,大力引进人才,特别是留学生,对于留学生,张之洞一直优礼 有加。张之洞热心向日本学习,经他派往日本留学的学生达数百人。当时风气虽开,而 出洋仍遭到很大阻力。 张之洞极力倡导, 将自己的数位子孙都送往日本留学。 学生出洋, 之洞必送行,回国必设宴接风。 张之洞对学生宠爱异常, 凡是学生与官吏发生争执或纠纷, 张之洞往往偏袒学生一 方。张之洞还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1898 年(光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 1900 年正 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 2 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 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 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 今华中农业大学 的前身。 张之洞还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 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 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 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 改制,相继对江汉

文档评论(0)

zdq7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