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招警面试热点: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
热点二.15年间约160万个古村落消失
“ 全国有360万个古村落, 是270万个,十年就消失了90万个,现在自然村只有200万个左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对古村落消失忧心忡忡,“就在我们开会时候,1天100个村落就没有了”。她说,古村落保护权不在农民手里,而在官员、学者、开发商手里,“变成了官员政绩、学者科研结果,开发商资源”。她呼吁加强文化遗产和古村落保护,将文保执法列入官员考评并建立问责机制。
【中公解读】
古村落保护:新农村建设中需重视问题
古村落是中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结晶,含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既包含村落计划、各类建筑、桥梁、庙宇、名木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各类民风习俗、传统节日、民间信仰、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快速推进,古村落及其文化保护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各地相关部门、相关人士重视和关注。假如能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矛盾,把新农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两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必能使古村落取得新发展契机,焕发出新青春活力,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假如片面了解新农村建设,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破“旧”立“新”,大规模拆除老房子,集中计划建新房子,就可能给古村落文化遗产带来毁灭性打击。
一、古村落保护现实困境
目前古村落保护方面存在问题关键有:
一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解放后,经历了破四旧、移风易俗和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运动,加上对外开放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不少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包含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总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是现代、优异,东方文化全部是落后,无价值。所以,不少人把老民居、古村落视为贫穷落后象征,部分珍贵古村落建筑因其破旧、不“值钱”、不“实用”而被随意毁坏、拆除或买卖,部分农村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也被看成封建迷信、雕虫小技,成为破除对象。
二是古村落文化遗产安全隐患较多。农村古村落、古建筑大多象珍珠一样,散落在相对偏僻、经济不够发达地方,而且年代久远,破败严重。除了为数不多古村落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很好保护外,大多是“散落乡间无人识”,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得不到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很多含相关键研究价值古建筑往往缺乏关注和保护,逐步腐朽、坍塌,或在火灾、洪灾、风灾、虫灾等自然灾难中造成致命损伤。有意损毁、偷窃、走私文物等违法活动频繁,使古村落民居中部分精美木雕构件、门窗及其它文物被盗案件时有发生。部分有保护价值文物被部分利欲熏心文物贩子盗卖了;部分旧宗祠古建筑构件也被文化贩子以购置“旧木料”名义低价拆出,转卖给部分企业、景区或国外收藏者。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部分地方独特民间习俗也正在逐步消亡,淡出大家记忆。
三是旧村改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设性破坏情况比较严重。对古村落来说,这是影响最大行政性行为。在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有地方政府存在急功近利思想,急于搞新村建设,而以牺牲古村落为代价,随意推倒重建或盲目“大拆大建”;有一味追求高起点、高标准,贪大求洋,根据城市模式大搞村庄建设城市化;有置乡村特色、地方特色于不顾,搞“千村一面”形象工程;有不从当地实际出发,以调整土地资源名义,或为了眼前土地使用指标,搞大规模行政村撤并、迁并活动,整村推倒重建,或整村搬迁合并,不少古村落以后消失。
四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严重不足。现在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专题经费也逐年增多,但对面广量大农村古村落来说,却是杯水车薪,尤其是部分欠发达地域财政困难,应该配套保护经费难以落实。连关键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经费全部捉襟见肘,更何况那些没有列入保护范围古村落呢?有地方认为古村落文化遗产利用率不高,社会经济效应不强,还要提供保护经费,加强管理保护,连该申报保护项目全部懒得上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必需增强古村落保护工作危机感和责任感,牢靠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切实保护好千年来形成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避免出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文化建设性破坏覆辙,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友好发展之路。
二、文化保护意识和实地调查相同关键。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古村落文化保护意识。应经过多个路径、多个形式,强化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充足认识到古村落历史文化价值和做好保护工作关键性。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农村古村落管理部门,更要转变观念,把保护古村落看成责无旁贷责任,并采取切实有效方法,绝不能以牺牲宝贵古村落资源为眼前经济利益或本身政绩服务。要建立起村民自发保护机制,激发和提升村民保护意识。村民是古村落及其文化拥有者,是保护古村落主体。要经过宣传、教育,传授保护知识和方法,帮助她们克服对古村落文化“自鄙”心理,珍爱祖先留下来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