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周辉产品经理研发管理.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经理 研发管理 ——周辉 1. 产品运作的四大体系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欠缺的市场体系和产品开发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 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的区别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2. 产品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产品管理体系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产品开发与技术开发的区别( R和 D 的区别)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国内与国际产品开发的区别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 产品经理的责任和社会模型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建立产品经理的诱因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选择产品要考虑的要素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 华为经验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产品功能定位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版本计划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华为的“狼狈文化” ,狼需要不断地流动,哪里有问题他就到哪里,狈是要 守夜的。当时华为有 500 人,9 个项目组,在做数据库的时候,发现有 4 个项目 组同时在开发同一个项目,过了半年以后才发现。 产品运作的四大体系 1.1. 欠缺的市场体系和产品开发体系 当我做项目管理的时候,华为的总部有 2500 个研发人员,人力资源部只管人事,它不管研发。所有的研发人员都可以对人力资源部的部长说 “你懂个啥啊”。然后说我要 100 个人,人力资源部的部长说“怎么要那么多人呢” ,研发人员说“你根本不懂,就给我 100 个人吧。”后来我发现,如果不在每个部门建一个人力资源部,基本上人力资源部是虚的。当时,华为做了第二个决定,就是把人力 资源部改为人事部,真正的各个 IT 部门的市场、研发、销售建立干部部,专门 管理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当时提出了一个数字模型,说第一这个人要懂技术, 第二要懂管理, 第三还要懂得资源调配, 第四还要在公司资力比较老, 第五做事 在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要更倾向于灵活性一些。当时华为的“灰度管理” ,大家 都知道。因为在研发人员之间,他脑筋是直的,它叫“黑白管理” ,所以当时叫 “灰度管理”,就是一个事情没有对错的概念,只有百分之多少的好坏的概念。那时让我做干部部的部长,当时我 27 岁,管一万人,很可笑的一件事是,我们的员工出现了婚姻问题的时候我去跟他们交流。过了几年,华为出了一个问题, 我们 98 年做出一个规划,要有 3 万的研发人员,人均 30 万(研发费用),后来发现这样做是不行的,请了 IBM 过来, IBM 诊断过后,说:“整个华为只有两条线,一个是销售,一个叫技术研究,缺少中间两条线,市场和产品开发,为什么 呢这个比喻就象一个足球赛,你们的后卫是研发人员做,前方是 Sales ,这个需要一个好的研发人员把球直接带到前场去射门, 好的后卫知道怎么带; 差的后卫就一大脚打到前场, 前面的销售接不住, 所以你们才会做出 3 万人的规划。 这就是因为你们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没有分离。 缺少最核心的东西, 那就是产品开发没到位。你们不注意做产品, 同时你们不知道什么是市场, 所以你们缺少这两 个体系。”当时我是干部部部长,特别给了我一个经验教训,说销售收入的 5%或 6%用来研发。当时我们做了个规划,到 2005 年华为的销售收入才达到 500 亿。 500 亿的 6%用于研发才 30 亿,而当时我们预测一下研发人员的工资增长速度是 4%-8%,当时华为的研发人员的平均收入是 18 万,人均成本是 24 万,收入占成本的 60%,这样到 2005 年,研发人员的平均成本是 30 万,人均工资是 18 万 -20 万,所以要达到人均成本 30 万,到 2005 年才 1 万人。现在就已经计划要 3 万人了。3 万人是什么意思呢他们 (IBM的人)说:“华为公司没有腰, 没有产品经理。你们做所有的产品都是一根直线下来, 一个项目全部把人拉过去, 是项目式的方式,不是产品式的方式。所以能不能

文档评论(0)

152****6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