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第4单元,《金黄稻束》、《半棵树》,讲学稿(教师版).pdfVIP

现代诗歌第4单元,《金黄稻束》、《半棵树》,讲学稿(教师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 12132 gey-x024 这更静默。”“这”指什么?“静默”有什么意味? 答: “这”就指“金黄的稻束”。稻束静静立在田里,有如雕像,本身是静默的;另外,它们静 课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默,是因为这种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 6、诗人为什么要将稻束的意象转化为雕像? 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答:因为雕像既具有静默无闻的特征,本身又具有可礼赞的价值。金黄的稻束能成为人类可纪 教学目标: 念的东西是因为它有着伟大的劳作、伟大的疲倦、伟大的奉献。如同母亲的疲倦、美丽和坚韧已经 1、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超出了一切言说。 2、领会诗歌中的象征意蕴。 3 、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7 、小结第一部分:作者由稻束联想到收获联想到生产的母亲 (劳动者),歌颂了劳动者的美 教学课时:1 课时 丽、坚韧和无私。 教学过程: 《金黄的稻束》 8、接着又有“伟大的疲倦”,如何理解? 一、走近作者: 答: 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之后,“伟大的疲倦”就容易理解了,诗人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忍以 郑敏,1920 年生,福建闽侯人。1939 年考入西南联大外国文学系,后转入哲学系。1942 年开 超越一切的伟大的品质,这是一种肯定和赞颂。 始发表诗作。1943 年毕业后赴美国布朗大学留学。1951 年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6 年回国后在 9、“肩荷” 这个词汇是用于“稻束”还是用于“母亲”的?如何理解?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英国文学研究。1960 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 答:运用“肩荷”这个颇含男性意味的词语,来描写看似柔弱的稻束与瘦弱的母亲,使读者在 员。著有诗集《诗集 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论文集《英 感觉反差时更能体会母亲的艰辛与伟大。 美诗歌戏剧研究》,译作《美国当代诗选》等。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 10、稻束在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沉思什么呢? 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 答:历史如河流一样川流不息,生命如稻束一样萌芽——生长——成熟——老去,生生不止, 整体感知 生命在完成之后转化为静默的雕像,回味着“伟大的疲倦”,镌刻在人们的心中。站立的稻束的意 深受诗人里尔克的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 义由此升华了,诗人也在这种深思中表达了她的无限的时空观,以及朴素的人文关怀精神。 从客观事物引起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 11 、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 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 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答:最后几句,着实有了一定的哲理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