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负面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摘 要 社会的开放及负面新闻的巨大关注度是媒体之所以热衷报道负面新闻的原因,但由于媒体的强大传播效果,过多的负面报道产生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其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对负面新闻进行正确传播则是媒体所要重点关注的。 关键词 负面新闻 传播效果 正确传播 负面新闻信息是指一种处于原始状态的消极变动 的事实,就本身的价值判断而言它是负面的。概括起 来其内容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天灾”如地震、瘟 疫、洪水、等自然灾害。二是“人祸”如有悖于道德 的行为或者一些交通事故、人为的灾难等。但负面新 闻信息并不等于负面新闻报道。负面新闻信息和负面 新闻报道的区别就在于:负面新闻信息指的是消极信 息的原始状态,而负面新闻报道是指经人传播的新闻 或是产生消极影响的新闻。对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 既可以产生消极的、 不好的影响,也可以产生积极的、 正面的影响。 一、负面新闻报道的消极传播效果 1、“刻板印象论”的形成 “刻板印象”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来的,主要内容为人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对某事物 产生固定的印象,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以媒体长期报 道河南人的负面新闻为例, 从 1999 年至今的河南诈骗 案、”洛阳大火”“郑百文事件”“原阳毒大米”“豫花毒面粉”“天津艾滋病针刺”“郑州抢劫杀人”到 2001 年 5 月 13 日央视举办的全国首届律师大赛决赛上表演的一个案件小品,安排两个小偷用河南话表演;从 2007 年郭德纲在《落叶归根》中扮演的劫匪操着一口 的河南话,到 2011 年热映的《失恋 33 天》中一段河 南话骂人片段。关于河南人的报道几乎都打上“地域 歧视”的烙印,这让受众留下了一系列对河南人的印 象是负面的。 2、误导受众判断 在媒介化生存的现代社会,人们依赖媒介了解外 界信息。媒介传达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社会的客观 事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由于受众缺乏辨别能 力,相信甚至自我放大媒体报道的现状。受众通过负 面新闻报道,看到社会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对周遭环 境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一时间蜂拥出现的各地 老人摔倒事件,让社会民众感到老人倒地不敢扶,这 和新闻长期的负面报道类似事件有强烈的关系。 3、影响社会稳定 负面新闻的新奇和刺激往往能更强烈地激起人们 的好奇心。负面消息所引起的关注度和起到的坏作用, 往往大大超过了正面消息的报道,直接影响到社会的 稳定。在系列城管殴打商贩,抢、砸商贩东西的报道 中,让人们对城管产生愤怒心理,以至于鼓励商贩对 抗城管,公然阻挠执法;媒体长期报道医患关系,尤 其指出医院的不合理收费和医生的负面新闻,致使在 2012 年 3 月 23 日下午,哈尔滨市医大一院住院部 5 楼,一名患者家属疑因医患纠纷将一名医生捅死,并 造成 3 人受伤这起恶性杀人事故中,竟然有很多社会 人士觉得医生应该杀。此类事件如果不能正确的进行 报道,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稳定。 4、诱发不良行为 负面新闻中所报道的巧取豪夺、行贿受贿、一夜 暴富、坑蒙拐骗等手段和做法,都有可能刺激读者, 诱发不良行为或犯罪活动。比如,负面新闻中有不少 暴力活动的报道,像枪杀、抢劫、绑架等,甚至提供 了一些作案方法或破案细节,这对已有犯罪动机的人来说,便成了很好的“教材”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不少刑事案犯都曾或多或少地受到过电视、报刊、网络上播发的暴力案件的影响,然后模仿作案。 纵然负面新闻报道存在着不容人忽视的负面传播 效果,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负面新闻报道本身存在着 积极的因素需要人们去发现。 二、负面新闻报道的积极传播效果 1、扩大认知作用,推动社会发展 新闻媒体是社会的守望者。面对社会中的任何变 动,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充当民众的 ?t 望镜。 在某些重大的事件发生时,负面报道的及时、适当介 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某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从 而间接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例如 2003 年的 “孙志刚事件”,促成了“暂住证”与“收容”制度的 取消。从新闻功能的角度来看,负面报道确实具有某 种不可或缺性。由于意义和价值是具有积极性,因此 这种负面报道可以称之为 “善意的负面报道”,其出现 的目的也是趋于有利的一面。 2、进行社会监督,宣泄调节民众情绪 舆论往往是人们内心情感的自觉流露与抒发。人 们对某些人物或事情有看法、有意见、有要求,总是 想千方百计地表达出来。负面新闻把一些不台理、不 合法、不公平,群众意见大、社会反响强的不良现象 反映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人们发泄了聚积 在心中的怨气,可以起到宣泄情感、调节精神、减轻 压力、缓解矛盾、放松身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邓利平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 [M]. 北京:新

文档评论(0)

183****65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