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婚相濡以沫爱情唯美句子
【篇一:金婚相濡以沫爱情唯美句子】
原标题: 让人羡慕的革命爱情 ,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金婚浪漫
1 年一纸婚; 2 年一布婚; 3 年一皮婚; 4 年一丝婚; 5 年一木婚; 6
年一铁婚; 7 年一铜婚; 8 年一电婚; 9 年一陶婚; 10 年一锡婚; 11 年一钢婚; 12 年一亚麻婚; 13 年一花边婚; 14 年一象牙婚; 15 年
一水晶婚; 20 年一瓷婚; 25 年一银婚; 30 年一珍珠婚; 35 年一玉
婚;40 年一红宝石婚; 45 年一蓝宝石婚; 50 年一; 60 年一
她,是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是胸怀坦荡、热情奔放的
窈窕淑女。
在重庆市总工会举办的周末职工交际舞会上,他第一次牵起她的手,
滑向舞池。她活泼的笑容、随着舞步一颤一颤的小辫,深深烙印在
他脑中。于是,这一曲 “亦步亦趋 ”的舞步,一跳就是 50 载。
50 年的风雨,半个世纪境遇的跌宕起伏,战火、斗争、分离转眼都
成为历练两人感情的磨刀石,让两个人的心更加澄明地相伴相依。
秋意渐浓的九月,和顺山庄老年公寓,当年的翩翩少年已是满脸沧
桑的 82 岁老者,他就是孙重,其老伴陈洁也已 75 岁。
看见老伴坐在硬板床边,孙重赶紧说,坐这个椅子舒服些 ;老伴刚兴
致勃勃地聊罢,他又端来一盅茶水递到老伴手里。他说,他和妻子
之间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革命的志同道合和心
灵的默默相依。可分明,老人的举手投足都是浑然天成的呵护,水
到渠成的爱意。
解放前,孙重是重庆顺昌铁工厂的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为了放开手
脚干革命,孙重把父母送到了武汉,却一直不敢提个人问题:他总
怕自己有个闪失,害了妻子一辈子。
时间一晃就到了 1954 年,在重庆市总工会工作的孙重,在一次周末
舞会上认识了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陈洁。陈洁的谈吐、文化品位、
气质风度吸引了他。经过大半年的了解,孙重郑重地向陈洁表白:
“我们可不可以一起安个家 ?”于是 1956 年,志同道合的两人喜结良
缘。简单的手续、简单的仪式,两个年轻人走到了一个屋檐下。房
子、家具都是单位的,但这并不妨碍两个人的幸福。他们看重的是
两个人心灵的契合: “不是住在一起就是婚姻,而是要有思想的共鸣、
志趣的相投、责任的共担。 ”
因平时两人都要下厂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周末时,夫妻俩才能
聚到一起。那时,陈洁最喜欢的就是逛商店买衣服。只要妻子要逛
街,连等车都要看书的孙重定会放下手中的书本陪着妻子。不管逛
多久,孙重从不抱怨,甘愿 “跟班 ”提包。衣服好不好看,孙重会凭
自己的感觉评价,但买与不买都是妻子自己说了算。孙重每个月都
把工资悉数交给妻子,身上不留一分钱,只有要出远门,才向妻子
打报告。这在当时成了单位公开的秘密。 “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
从不约束她。即使买错了,也不抱怨她花错了钱。夫妻之间不应该
在金钱上斤斤计较。 ”
在孙重朴实的爱情观里一直认为,既然是夫妻,就是一个整体,对
方快乐了,自己也就快乐了。妻子不是别人拽给自己的,而是自己
找的,就有责任让她快乐。
自由、平等、民主是这个家最深厚的感情基础。在两人的生活中,
爱情的结晶很快就来到这个家。随之而来的,却是近 20 余年的政治
旋涡,命运的拐点让两人的婚姻驶进了一片急流滩涂,在巨大的历
史洪流中,婚姻被无情地冲刷着。
1957 年,时任重庆市建筑工会劳保部长的孙重在反右斗争中被下放
到长寿湖农场劳动锻炼。他不得不离开妻子和才几个月大的女儿。
1958 年,陈洁受到株连也被下放到南桐矿区青山乡锻炼。那时,陈
洁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孙重回忆起这件事,至今充满着苦涩:
“那个地方的条件比长寿湖差多了,她怀着孩子,在深山老林,和农
民一样的吃住条件,甚至还要上山挖土、挑肥,我很牵挂她。 ”孙重
唯一能表达对妻子的的方式就是,从重庆一直陪着妻子坐敞蓬货车
去青山乡。分别后,一有时间他就写信给妻子打气: “我相信你,你
是个能吃苦的人,这些困难你都能克服的。 ”
两地遥遥相隔,孙重再见到妻子,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
当妻子写信告诉他,第二个孩子还没来得及等她上产床就已生下时,
孙重除了得子的高兴,更有深深的愧疚,在妻子最需要他的时候,
他没能陪在身边。
“文革 ”到来,孙重从渣滓洞脱险的经历成为他沉重的包袱。他被安
上了 “叛徒 ”、“特务 ”、“漏划右派 ”三大罪名,陈洁也成了 “叛徒老
婆”。
妻子告诉孙重,她被批斗了,造反派把她的双手扳到背后,揪着头
发把她按在台上,威胁她: “你的男人是叛徒,你应该跟他划清界限,
和他。 ”陈洁倔强地说: “离婚可以,你们要拿出他是叛徒的证据 ! ”
听到这里,孙重紧紧地把妻子拥入怀中。患难的夫妻,他们怎么能
彼此抛弃。怕妻子心里委屈,孙重千方百计开导妻子: “总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