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中药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动态浊度法测定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抗内毒素作用,希望能摸索出一套适合中药板蓝根的抗内毒素检测方法。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醇浸出物测定等方法对所购板蓝根药材进行质量鉴定;同时以0.25%苯甲酸水溶液为样品,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其抗内毒素作用。结果:所购板蓝根药材符合药典标准,1.125mg.mL-1苯甲酸可使5EU内毒素降解为3.9912EU,破坏率为56.4 %。结论: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苯甲酸有抗内毒素作用,动态浊度法可以作为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板蓝根; 动态浊度法; 苯甲酸; 抗内毒素 【中图分类号】R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06-03 细菌内毒素(endotoxin)是迄今发现的生物活性最为广泛的物质之一。 在众多多发常见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它可刺激机体防御系统过渡释放炎性因子,引起发热、脓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以至死亡。内毒素拮抗剂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热门课题。 中药材清热解毒之功效主要集中于其抗细菌内毒素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板蓝根是传统的清热解毒中药,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tinctoria L.的根,其化学成分复杂。作为清热解毒中药的典型代表,板蓝根以治疗温热病等感染性炎症疾病见长,研究表明,抗内毒素是中药板蓝根的主要作用,也是其清热解毒的主要机制,说明该作用可作为板蓝根的临床疗效的指针。自发现其抗内毒素作用以来,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1]。板蓝根中所分得的四种有机酸:苯甲酸、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具有较强的抗内毒素活性,其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作用最强,丁香酸作用最弱,邻氨基苯甲酸居中[2]。所以苯甲酸等4种有机酸可以考虑作为其抗内毒素作用指标成分。 对于抗内毒素作用的研究,有传统的家兔热原法和鲎试剂法。家兔热原法由于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准确性差,不能标准化,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本课题采用动态浊度法对板蓝根样品的抗内毒素活性进行定量研究,希望能摸索出一套适合中药板蓝根的抗内毒素检测方法。 1实验原理 1.1热原与细菌内毒素:基于热原反应导致的严重后果,人们开始了这一领域的研究。1923年Seibert提出了用家兔检测热原的方法。在1942年美国药典首先将家兔热原检查项收入药典成为法定方法,中国药典1953年版开始收载该方法,随后的世界各国药典都以动物热原检查法作为药品质量监测的方法之一[3]。 内毒素被认为是药品热原的本质,细菌内毒素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革兰氏阴性菌死亡后从细胞壁释放出来。静脉、鞘内注射后在人体内能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发热,肝脏直接或间接受损,甚至死亡。为提高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人们对细菌内毒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内毒素检查源于生物学家 Dr levin和Bang发现了内毒素与鲎血细胞溶解物的反应,并于1968年提出内毒素凝胶法。目前国外在实际检测中70%以上运用的是定量法,我国也在2000版药典中正式列入了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法应用指导原则,使定量法在我国得到肯定、应用和推广。近几年我国对定量鲎试剂、内毒素标准品的研制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1.2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方法:从最早的家兔法检测热原的方法到细菌内毒素检测的经典方法凝胶法,再到目前国内外广泛研究和逐步采用的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法,人们对细菌内毒素的认识在提高,检测的方法也不断优化。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