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中西医疗法(专业文档).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黄疸的中西医疗法(专业文档) 黄疸对于绝大多数的朋友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一旦患上黄疸,不了解常常导致内心的不安,无法正确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治疗措施,不知所措甚至是盲目治疗,让病情不断加重,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 -15 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 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 15-18 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 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 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 15 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 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 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 -6 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 附子等,温命门, 10-15 剂痊愈。 5、湿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 用“去黄散” 12-15 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 克加麦冬、 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 散”3-6 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 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 12 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 2-3 天即可出现黄疸, 10 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 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 10 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 7 剂大部 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湿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 15 克 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黄疸的西医药治疗 1、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纸遮盖,用单光( 20W蓝 色荧光灯管 8 支平列排成弧形,管间距离 2.5cm,距患儿 35—50cm)或用双光(上下各 6 支灯管,下方距离患儿 25—35cm)照射,持续 24—48 小时,胆红素下降到 120umol/L 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鲁米那) 。生后第 1 周给药,剂量为 4—8mg/kg/ 日, 连服 4 日,3—7 日可显效。也可首次给大剂量(8mg/kg/ 日),然后小剂量维持(4mg/kg/ 日)。加用尼可刹米(可拉明) 100mg/kg/ 日,可提高疗效。 3、换血疗法( exchangetransfusion ):作用:①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 胞,减轻溶血;②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③纠正贫血,改善 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回溯上个 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 1977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 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 满状态”;到 20 世纪 90 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 —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 进入 21 世纪,“健,康、智、乐、美、德” 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同时,大家保 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 询。

文档评论(0)

182****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