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航行学习教学学习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莆《宇宙航行》教学设计 蒁一.教材分析 蒈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五节《宇宙航行》重点讲述了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介绍了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本节内容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具体运用,是航天科学技术理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探究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顺利、流畅地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另外,学生通过对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的了解,也将潜移默化地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蒇二.学情分析 肅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 平抛运动、 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诱导,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究,获得新知。尽管学生对天体运动的知识储备不足,猜想可能缺乏科学性,表达也许欠妥。但只要始终参与到学习情境中,五官体验激活思维,大胆猜想,敢于表达,就都能获得发展和提高。 薁三.教学目标 衿(一)知识与技能 艿 1.通过观察思考、合作探究使学生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原理; 袄 2.通过阅读、合理诱导与精心研究使学生掌握三个宇宙速度,学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求解公式; 蚀 3.通过公式分析、练习反馈使学生掌握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知识求解有关卫星运动的基本问题。 芀(二)过程与方法 蚇 1.通过对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和第一宇宙速度公式推导的学习,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分析、归纳的思维过程; 蚃 2.教育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如何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抽象出物理模型。从而对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方法的培养。 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蚁 1.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 体验和谐、流畅、民主、愉悦的学习情境,在满怀热望的探究中不断获得美的感受和成功的喜悦。 荿 2.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热情。 蚆四.教学重点 袀 1.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 螈 2.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运动量与轨道半径 r 的关系。 袇五.教学难点 蒅 1.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运动量与轨道半径 r 的关系; 袀 2.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 腿六.教学准备 蕿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计算机 膄七.教学方法 芄启发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薀八.设计思想 羆 1.教学主线设计 芇本节课是应用课,学生已学过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等 基本理论,具备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工具。所以在设计中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用。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激发鼓励学生的大胆 思考、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来掌握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莄 2.教学媒体设计 羀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增强感性认识,将抽象变得具体,帮助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及内涵。并利用课件板书相关内容,增大课堂容量。 螈九.课时安排 一节课 羅十.教学过程 蒄(一)创设情境,激发情 感 莁 1.多媒体演示“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运行、返回”视频剪辑。(播放 同时可向学生介绍、 讲解有关宇宙飞船发射、 运行、返回等过程中的一些知识。 ) 膆 2.教师导入:(将音量调小,与课件播放同步) 螄自古以来飞天一直是全人类的梦想,人类也为此做出了不懈的追求和巨大 的牺牲。我国古代的万户就是其中一个,他曾经将自己用47 枚火箭捆绑,尝 试飞天,不幸点火后火箭爆炸,万户为此牺牲了。然而,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 阻止人类进行太空探索的活动。终于,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于 1957年 10月 4 日从前苏联升空, 中国也于 1970 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特别是 2003 年 10 月 15 日至 16 日,中国第一次实现载入航天,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 绕地飞行 14 圈,顺利返回,圆了中国人盼望已久的飞天之梦。 2005 年 10 月 日,我国“神舟六号”又将两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绕地飞行近五天五夜成功返回,实现了新的突破。所有这些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薄 3.适时设疑:那么人类是怎样把物体发射出去,送入太空的呢? 蒈(让学生开始思考及交流) 袈 4.出示课题:《宇宙航行》。 薃教师设问,引领学生进入学习活动中。 薃(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 衿 1. 诱导观察: 莆( 1)课件动画展示:在某一平台上先后以不同水平速度抛出小球。 薆( 2)教师设疑:观察和比较这四条轨迹,你能发现什么? 蚃( 3)师生小结:得出两个结论,并在课件上出示: 芀 ① 物体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均落回地面。 肈 ② 物体的初速度越大,飞得越远。 莅( 2)放飞思维,大胆猜想: 螃①教师设疑:从刚才的四条轨迹图中,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蚁②课件展示

文档评论(0)

q96tcntzo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