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监察制度演进及运行机制.pptVIP

中国监察制度演进及运行机制.ppt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监察体制 2、掌握古代监察机关的职权和古代监察法规建 设 3、理解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与近代监察制度 相比较 第一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我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变迁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与 逐步形成 夏商开始以维护专制王权为价值取向 西周监督机构专门化 春秋贵族的世袭的“世卿世禄”制逐 渐废除中央与地方一体的郡县制度 2、秦朝的监察机关与监察体制 中央设立监察机关——御史府御史大夫 御史丞御史中丞 御史大夫地位同宰相太尉 2、两汉中央多重监察与地方垂直领导的监察体制 个机构同时对中央机关及官员监察 汉武帝的13州刺史13个监察区 备注: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和军事机构,由皇帝亲自领导 地方属于中央御史府垂直领导 评价这种监察体制的有效性 西汉监察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汉武帝对地方实行的刺史 出巡制。西汉对地方的监察最初沿用秦朝的做法。汉惠帝在位时 度在部分地区恢复了监郡御史制度。监郡御史两年一任,要求他 们每年的10月到朝廷奏事,12月再回到自己的岗位。后来又扩大范 围,在中央所辖各郡都设置了监察御史。但这些御史的任务比较杂 在秦朝时的监察效果就不理想。比如当年刘邦做泗水亭长时(泗水 亭在江苏沛县,秦以十里为亭,亭是最基层的组织),已有许多不 轨行为。他在押送壮丁去骊山为秦始皇修墓的途中擅自放人,然后 躲进芒砀山(在江苏砀山县东一带),聚集了100多人,并与县里 的文书萧何以及管监狱的曹参等人互相串联,刘邦就是在这里起家 造反,最终成就帝王之业的。泗水监的名字叫平,他对这么严重的 政治动向竟然无动于衷,没有举报,这不是失职渎职吗?西汉初年 的监察御史也同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于是,汉文帝时就派丞相 史出巡地方,但丞相史的监察只是临时性的,很难整体改变对地方 监察不力的局面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重与多级相结合的监察体制 对中央机关多重四个监察系统 地方机关在监察系统内设置隶属于各级地方政府 如何评价这种多重与多级相结合的监察体制? 4、隋唐中央监察机关单一化与地方监察机关领导体制 中央设御史台全国最高监察机关 地方州县唐太宗的10道监察区 属于中央御史台垂直领导 天 监察御史印 唐盛时期监察御史宅 古代监察御史 周子凉是经当时的宰相张九龄推荐当上监察御史的。张九龄是唐代 有名的贤相,他推荐周子凉担任监察御史,一定是欣赏他的正直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周子凉后来却因此牺牲了性命。开元二十四 (公元736年),张九龄遭奸相李林甫排挤,被罢免宰相之职 降职为尚书右丞相。李林甫随即将胆小怕事毫无政见的牛仙客推上 了宰相之位。牛仙客的平庸自然招致朝臣们的不满。开元二十五年 公元737年)四月十七日,监察御史周子凉向唐玄宗呈交了一份 弹劾牛仙客的奏折,直截了当地指出牛仙客不是宰相之才,让他担 任宰相是用人失误。想必是为了增强说服力,周子谅在奏折还引用 了一句武则天时期的谶语,说姓牛的人当宰相不吉利,将会导致龙 蛇相斗,血流成河。没料到唐玄宗看了奏折勃然大怒;“小小的监 察御史竟敢诬告宰相,还引妖谶为证,真是胆大妄为!”立即下令 将周子谅抓来,当庭杖责。周子谅被打得皮开肉绽,史书中一说当 场毙命,一说因伤势过重死于流放瀼州途中。可怜一位秉公直言的 监察御史就这样惨死在他所效忠的职位 唐太宗时期的监察御史柳范比起周子凉真的幸运多了。唐太宗的 子李恪亲王打猎时伤害农民,被监察御史柳范弹劾。爱子心切的唐太宗 便把责任推到亲王府长史权万纪身上:“这都是权万纪不能规劝阻止的 错,罪应处死。”柳范义正词严地说:“宰相房玄龄还不能阻止陛下打 猎,怎么能单单责备权万纪。”驳得唐太宗哑口无言,只好怒气冲冲回 宫。过了一段时间,唐太宗怒气平息,发现自己理亏,便召见柳范表扬 了他一番,实际上是向柳范认错。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显然也是一个脾气 很大的人,但他生气后只是“怒气冲冲回宫”,不会丧失应有的理智将 监察御史打死,而且一旦认识到自己不对,还敢于承认错误。中国历史 上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具有唐太宗这种胸襟的,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