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特级教师课堂】《无衣》(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ptx

【特级教师课堂】《无衣》(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教学 (统编新版).pptx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 衣 《诗经·秦风》 1 目 录 导读观大略 朗读明大意 研读悟大旨 演读赏大美 一 二 三 四 五 拓展显大志 2 导读观大略 导读观大略 3 描写战争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4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内容:风、雅、颂 形式:赋、比、兴 手法:四言为主,重章叠唱 5 风 雅 颂 赋 比 兴 民间乐歌 宫廷乐歌 宗庙乐歌和舞歌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以彼物比此物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6 《无衣》选自十五《国风》中的秦风,属于秦国民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黑暗,统治集团内讧,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机勾结西戎犬戎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沦落,于是平王举室东迁。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眼看沦陷的国土将要遭到敌人的蹂躏,便纷纷响应秦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一首秦国人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本诗标题“无衣”的意思是说当时军情紧急,征衣一时难以齐备。 7 导读观大略 朗读明大意 8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9 语气、语调 例句 句式特点 语调 岂曰无衣? 设问语气 升调 与子同袍 肯定语气 降调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肯定语气 紧急快速 10 重要字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袍:长袍,类似于斗篷。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王于兴师:于,句中助词,兴师,起兵,意思是周王出兵打战。 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 偕作:共同行动。 裳:下衣,这里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偕行:一起前进。 11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长袍跟你共享。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跟你共同对付敌人。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贴身穿的衣服跟你共享。 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矛和戟,我跟你共同行动。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穿呢?我的下衣跟你共享。 周王出兵打仗,修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我跟你共同奔赴战场。 12 导读观大略 研读悟大旨 13 诗歌第一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第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一问一答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强烈的思想感情;“无衣”两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战士们一心为国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14 诗歌第二句在全文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王于兴师”首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诗人将其放在后面,具有补充交代的作用。 诗人先“议”后“叙”,不但能够避免诗歌的平铺直叙,增强诗歌气势,而且能够激发战士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突出战士们为国而战的斗争精神,“与子同仇”,表明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团结一致去抗击共同的敌人。 15 下一章的“岂曰无衣”是不是对上一章的简单重复?为什么? 不是,作者采用重章叠唱的手法,是诗人内在情感上的一种递进关系。 16 “与子偕作”说明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说明君王与将士之间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同仇敌忾,共同行动。 17 “与子同裳”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君王与士兵之间共同克服困难,关系十分密切。 18 “与子同行”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战士愿与周王靴刀誓死的决心。 19 主旨 《无衣》是一首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它既表现了战士们慷慨赴战、同仇敌忾、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豪情,又表现了君王与战士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20 导读观大略 演读赏大美 21 朗诵视频欣赏 22 诗歌之美 韵脚 袍、矛、仇、裳、行 诗人运用了不同的字眼,对事物反复进行了描写(赋) 不同穿着 修整的物品 目 的 同 袍 戈 矛 同 仇 同 泽 矛 戟 偕 作 同 裳 甲

文档评论(0)

157****18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