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训练与标准标准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一、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 1913 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 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 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 规划、扩建工作。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 屋里陈设极其简单。 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 复杂的表情。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 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 “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 ! ”陈嘉庚说: “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 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 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 “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 ! ”“惭愧 ! 不敢当 ! 不敢当 ! ” 陈嘉庚说, “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 ” 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 “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 ”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 “‖”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 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 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 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 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5)读了短文后 , 你觉得陈老先生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 你有哪些想法? 用一两句简要的话写出来。 参考答案: 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第二段(第 2—6 自然段) 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 生活和工作下去 。我们一 定要关心您, 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 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 ,为陈老先生争光 ,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二十二、挑水 一天,妈妈叫我去挑水,我说: “怎么能挑得动一担水呢? ”妈妈说: “试试嘛。 ”“好吧! ”我答应了。 我挑起桶走到李奶奶家的井台上, 先放下一只,再把另一只桶挂在水担钩上,伸进井里,左摆一直,右晃一下,好不容易才打进小半桶水,可把我气急了!我把姐姐找来,把挂着桶的水担塞到姐姐手里。姐姐边做示范边耐心地对我说: “你先把桶靠近井壁一边,再用力往另一边拉,紧接着往下一按,水就会灌满桶的。如果还不很满,你可以把 桶提起来,离开水面,然后再往下一蹲,水一定会灌满桶的。 ”说着, 姐姐把那桶水灌满了,像是没费力气就提了上来。 我把另一只桶挂在钩上,伸进水里,学着姐姐的样子做了,果然,水就乖乖地灌满桶了, 我也把这桶水提了上来。 我把两桶水分别挂在担钩上,弓下腰,侧开步子,挑起了这担水,我摇摇晃晃地往前走,没走出五步,肩膀就疼起来。我用手使劲往上托住水担,脸涨得通红,脚步歪歪扭扭的,没有个准儿,半道上,我实在挑不动了,只好让姐姐替我把这担水挑到了家里。 妈妈对我说: “你第一次挑水,能挑半桶也就可以了。 ” 第二天,我挑着两个半桶水还在道上歇了一次,才到家里。就这样我还是累得直喘粗气。但我并不灰心,坚持天天半桶半桶地挑。 现在,我挑起一担水,在路上不用歇息,也可以不摇不晃地挑到了家里。 妈妈瞅着我稳实的步子,说: “挑水这活你已会干了,记住,万事开头难,只要有决心,什么也能学会。 ” 1.概括第一部分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我第一次挑水时打水的句子。 3 . 把 描 写 姐 姐 打 水 动 作 的 词 语 按 顺 序 写 出 来 : 。 从 这 些 词

文档评论(0)

zdq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