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课精品PPT课件:《富国强兵的秦国》.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课精品PPT课件:《富国强兵的秦国》.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变法影响 公开课完整版 简洁 通用 选修1 第二单元 第3课 ——变法影响 课标要求: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商鞅之死 1、原因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司马迁认为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总结的准确吗,为什么? ⑴新法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⑵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后盾;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势力复仇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商鞅之死 1、原因 2、经过: 3、结果: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⑴新法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⑵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后盾;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势力复仇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山东之士被甲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以趋敌,左携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愤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史记》 “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执法如山 3、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 4、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5、其它:有力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根本原因) (政治保障) (法不阿贵) (徙木立信) 6、商鞅个人的因素:树立了正确的变法改革思想,有杰出才能,态度坚决,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有坚持改革的魄力 认识: (1)改革充满阻力,(改革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有时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 (2)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3)改革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措施应适合国情,顺应民意。 (4)改革者应有坚定的意志、务实的政策。 1、性质: 二、评价商鞅变法 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回忆商鞅变法的措施,总结这些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 1、性质: 二、评价商鞅变法 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政治: 县制、户籍制、连坐法等 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2、历史作用: □对秦国: (2)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等 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 1、性质: 二、评价商鞅变法 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2、历史作用: □对秦国: (2)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 1、性质: 二、评价商鞅变法 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2、历史作用: (3)军事: 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对秦国: (2)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力增强 1、性质: 二、评价商鞅变法 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1)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2、历史作用: (3)军事: 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4)司法:改变“刑不上大夫”传统,严惩守旧势力 □对秦国: 如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逐步建立中央集权制。 □对后世: 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性质: 二、评价商鞅变法 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2、历史作用: 3、历史局限 ⑴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⑵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 ⑷商鞅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世也有消极影响。如秦的“焚书坑儒” ⑶变法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对封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梭伦 商鞅 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 试比较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

文档评论(0)

151****15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